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苹果女性网 > 新闻 > 军事国际 > 李硕勋简历生平经历,李硕勋是哪里人

李硕勋简历生平经历,李硕勋是哪里人

来源:军事国际 时间:2018-10-08 点击: 推荐访问:谭余保简历生平经历

  李硕勋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早期全国学生运动的杰出领袖,我军卓越的军事指挥员,浙江、江苏、广东党组织领导人之一,英勇的共产主义战士。

  (一)

  李硕勋,原名开灼,字叔薰,又名石心、心仁、李陶。一九○三年二月二十三日生于四川省庆符县 (现称高县) ①庆符镇一个小资产阶级的家庭。

  李硕勋的父亲李天祺,家境清贫,以纺织、养蚕、买卖油盐和替人做工为业; 母亲何圣熙,十九岁与李天祺结婚,生下了四个儿女,李硕勋排行第三。

  李硕勋五岁入私塾发蒙,受业于李晋叙先生。一九一二年,他转入镇内梧岗书院初级小学; 一九一五年,又升入庆符县立高等小学。翌年,因军阀混战、学校停课曾辍学一学期; 一九一七年复学,继续在原校学习。李硕勋少年读书时,不追求死记硬背、寻章雕句,不屑于做“书袋子”,经常对同学说: “吾不欲为学者,愿成功一事业家。”①同时,他喜好过团体生活,待人以诚,和蔼可亲,爱打抱不平,富有正义感,在同学中极富号召力、组织力。一九一七年,有一支四川军阀的部队驻扎在庆符镇。士兵军纪很坏,常常扰乱社会治安,偷鸡摸狗,无恶不作。教书先生李鼎三起而阻止,那些兵痞怀恨在心。士兵出卖子弹案发,李鼎三遭到诬告,被诬陷“窝藏子弹”无辜入狱。李硕勋知道后,和另一青年一起,即刻前往驻军所在地,证明李鼎三无罪。他们据理力争,要求释放李鼎三。后来经过调查核实,李先生无罪开释。

  在庆符高等小学时,学校只要求学生身穿长衫做徒手操。李硕勋鉴于帝国主义入侵、军阀压迫的现实,决心习武从军,向校长提出进行军事体操训练的要求。遭到校长拒绝后,他便同几个学生骨干一起到镇里的警备队借来一些枪枝操练。最后,校长不得不同意高年级学生进行军事体操训练。

  一九一八年七月,李硕勋小学毕业后,即与长兄李伯焘、二兄李仲耘来到宜宾。他以良好的成绩考入叙州联合县立中学。同年十月,父亲李天祺不幸逝世。为了料理后事,他不得不停学在家; 次年一月,他与二兄来到成都。他希望当一名军人,于是投考四川讲武堂。因不够入伍年龄,没被录取,后考入成都的一家私立中学——储才中学②。

  这时,五四运动的风云席卷全国。李硕勋积极参加宣传新思想和抵制日货的运动。因受新思想的影响,在储才中学读了一学期,便毅然停学,进川军骑兵师第一团担任团部文书。几个月后,因不满军阀的压迫,想入四川讲武堂亦杳无希望,于是他愤然辞职,于十二月回到故乡。

  第二年春,李硕勋到宜宾考进叙州联合县立中学。同校同学有刘鼎、熊瑞文、阳翰笙等。李硕勋因为积极参加社会活动,被推选为叙州中学校学生会委员。这一年,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四川开展了抵制日货的斗争。李硕勋在与四川省学生联合会抗敌后援会取得联系后,与联合中学班代表及明德中学的代表,在叙联中学礼堂召开会议。会议决定: (一) 成立四川省学生联合会抗敌后援会宜宾分会(李硕勋是该会负责人之一)。(二) 由各班代表分头发动同学参加反帝爱国运动。 (三)各班推荐三至五人参加检查队、宣传队。会议还决定四天后举行反帝示威大游行。

  四月下旬的一个上午,叙联中学与明德中学全体学生集中在叙联中学操场,一致推举李硕勋担任游行总指挥。在李硕勋的率领下,浩浩荡荡的队伍举着一幅上面写着“四川省学生抗敌后援会宜宾分会反帝爱国示威大游行”的大字横额标语,在市区主要街道穿过。他们还组织检查各商店的货物,收缴了大批日货,并当众毁掉①。

  由于李硕勋积极率领宜宾学生进行反帝斗争,不久,被推选为宜宾市学生联合会常委,成为宜宾学生运动的领袖。

  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和影响的扩大,李硕勋在叙联中学带头提倡白话文,反对辱骂和体罚学生,受到进步师生的拥护和支持。一九二一年一月,李硕勋和阳翰笙,经过长途跋涉,来到成都,插班进入四川省立第一中学。

  四川省立第一中学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读新书的风气很浓。李硕勋在这里,除了认真学好各门功课外,还阅读了当时在四川颇为流行的 《共产党宣言》 (陈望道译)和《阶级斗争》 (恽代英译) 等进步书籍。未几,他当选为四川省立第一中学学生会委员和四川省学生联合会出版部主任,参加领导四川的学生运动。在省学联的各项活动的斗争实践中,李硕勋逐步树立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一九二一年夏,他与各校进步学生联络,计划按照《新青年》发表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章程》的宗旨,建立四川社会主义青年团。

  一九二一年秋,李硕勋和童庸生、阳翰笙、刘弄潮、雷兴政 (雷晓晖) 等经过充分酝酿,在成都郊区锦江边的望江楼开会,正式创立成都社会主义青年团,不久改称为四川社会主义青年团。他是四川青年团创始人之一①。

  那时,四川军阀把教育经费移作军费并把军队驻扎在学校,使不少学校停学。四川青年团组织向省政府正面提出要求,但得不到满足。李硕勋等四川学生联合会负责人和四川教职员联合会领导人于一九二二年六月上旬商讨决定: 成都各校举行罢课,要求四川当局同意教育经费独立。六月十日,李硕勋和王右本等商议,以四川社会主义青年团名义发表宣言,号召师生迅速行动起来,积极投入这场维护教育经费独立的斗争。六月十二日,李硕勋等四川学生联合会骨干发动各校学生到四川省议会旁听,请求省议会议决教育经费独立案。省议会副议长熊晓岩老奸巨猾,有意不到会,使会议决议案无法通过。

  学生们义愤填膺,冲到熊宅,与之论理。熊晓岩下令警察逮捕学生代表,造成了“熊宅事件”。次日,王右木、李硕勋等再率学生一千余人赴省议会。熊晓岩勾结反动军警,在光天化日之下,大打出手,致使学生多人受伤。与此同时,当局还通缉刘弄潮等八名学生代表,以此威胁学生,逼他们放弃要求。

  在这严重情况下,李硕勋毫不畏惧,继续领导这场正义的斗争。罢课、示威游行接连不断。鉴于学生运动的声势浩大,四川省议会最后不得不同意召开教育经费独立的代表大会。李硕勋、阳翰笙作为代表参加了大会,经过谈判斗争,省议会通过了划拨全川肉税作为教育经费的议案。

  之后,李硕勋还领导发动了驱逐军阀亲信、新校长严恭寅的斗争,并以同学会的名义,出版了《四川一中半月刊》。

  李硕勋等人在省一中掀起的学生运动高潮,引起了四川军阀的恐慌。他们决定以武力镇压学生运动,下令通缉进步学生的六名代表,解散省立第一中学,强迫同学从校内撤出①。

  李硕勋领导一中同学和反动军警斗争,迫使反动军警不得不撤出校园。但李硕勋等人因此遭到通缉,不能留在成都。十一月上旬,李硕勋与阳翰笙前往山城重庆。

  到重庆后,李硕勋先在川东联合中学读书,不到一个月,在亲友帮助下,又去了南京;年底,转到北京,进入四川青年比较多的弘达学院学习,并与陈毅一起开展学生运动。当时,北洋军阀盘踞的北京,空气异常沉闷,而南方则十分活跃。李硕勋在北京住了一年,一九二三年底,毅然离开弘达学院,奔赴上海,考入了当时培训革命干部的高等学府——上海大学①。

  李硕勋在上海大学就读社会学系。他先后听了社会学系主任瞿秋白的《社会学》,蔡和森的 《社会进化史》,以及恽代英、张太雷等人讲的课,还系统地学习了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等人的著作,从而使他的理论修养、思想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课余,他与郭伯和、余泽鸿等人发起组织了平民世界学社,出版《平民世界》半月刊,宣传平民要起来当家做主人,以改造社会为己任,号召青年踊跃走上社会政治舞台。

  由于李硕勋表现积极,思想进步,于一九二四年在上海大学由青年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②。

  十月十日上午,中共党组织领导上海大学进步师生在天后宫举行辛亥革命十三周年纪念会。但会场遭到国民党右派的冲击,上海大学学生黄仁不幸被流氓打伤,并于当晚死去。李硕勋对此无比愤慨。他召集上海大学四川同学会三十多个同学,讨论黄仁牺牲一事,决定通电全国,要求惩办凶手,为黄仁身后发起募捐,推动了反对国民党右派的斗争。同年十二月,他任上海大学四川同学会委员。

  在上海大学期间,李硕勋白天坚持理论学习,晚上到沪西区工人学校,帮助工人学习文化,启发工人觉悟,开展工人运动。一九二五年二月九日,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日商办的上海内外棉纱厂工人举行大罢工。李硕勋遵照党的指示,深入内外棉纱厂工人中,鼓励他们坚持战斗。他还参加了募捐、联络等工作,支持罢工斗争。

  李硕勋由于忙于援助工人运动,耽误了学校内的一些课程。为了集中时间和精力把缺的课补起来,这年三月初,他和刘照黎、阳翰笙一同来到杭州。临行前,他们每人凑了十来元钱,买下了当时所有能买到的马列书籍和进步文学书刊,用两个大藤箱装到杭州,并在葛岭山庄租了三间房子,潜心补习功课。两个多月时间,他们在安静的西湖一带,把带来的书籍都读完了,收效甚大①。

  一九二五年五月三十日,英帝国主义在上海制造了五卅惨案。六月一日,李硕勋和阳翰笙、刘照黎闻讯赶回上海,参加反帝斗争。党随即派遣李硕勋、阳翰笙到全国学生总会工作,筹备召开全国第七届学生代表大会。四日,李硕勋和学生总会代表刘一清、梅殿龙、阳翰笙、林钧以及上海总工会、各马路商界联合会代表举行联席会议,成立反帝的统一指挥机构 ——上海工商学联合会。李硕勋当选为该会委员。

  在李硕勋等人筹备下,第七届全国学生代表大会于六月二十六日下午在上海小西门少年宣讲团团部开幕。这次大会通过了一个宣言和八个决议案,正确地总结了前一段全国学生运动的经验,提出了今后青年、学生运动的方针和方向。大会选举产生了新的全国学生联合会执行委员会,李硕勋被选为常务委员 (任总务委员)。在常委分工会议上,他又被推选为中华民国学生联合会总会会长兼交际部主任①。

  中华民国学生联合会总会早在一九二四年间曾出版了《中国学生》半月刊,指导全国学生运动,后因缺乏印刷经费,加上军阀阻挠,编辑、发行障碍重重,只出了五期就不得不停刊了。李硕勋主持全国学联总会工作后,召开总会委员会议,议决重新出版《中国学生》,并增加篇幅,改半月刊为周刊,创办一个新型的学生杂志,以推动全国学生运动的发展。在李硕勋的积极倡导、活动下,《中国学生》周刊创刊号于八月一日在上海正式公开出版发行。这个刊物发表关于学生运动的论文,揭发帝国主义压迫中国人民种种罪行的材料和文章,探讨反对帝国主义运动的理论与实践,并经常刊载各地学生会的活动消息和总会的重要通告,对推动全国的学生运动起了很大的作用。

  在第七届全国学生代表大会上,李硕勋根据我国同胞惨遭帝国主义杀戮,青年学生、爱国志士无端被军阀武装逮捕、殴打的现实,提出建立全国学生军的建议,获得一致赞同。之后,李硕勋又和总会委员研究制订了 《全国学生军组织大纲》,刊载于《中国学生》杂志上。在这同时,李硕勋积极筹划在上海搞试点,建立学生军。通过与上海戒严司令部邢士廉等负责人联系②,总会得到了一些可作为军事训练的武器。不久,上海学生军正式建立,并以全国学生总会军事委员会为最高指挥机关。李硕勋担任委员会委员长。

  在上海建立了学生军后,李硕勋即与总会委员商议,通过各地学生联合会,积极筹备在各地建立学生军。为了便于对各地学生军军事行动作通盘的计划和指导,总会的通告要求各地在正式建军时,具文呈报总会存查。

  在总会和李硕勋的布置下,全国各地纷纷建立学生军。由于各地军阀的阻挠,全国性的学生军活动始终未能进行。尽管这样,学生军的地方性的活动还是大大提高了许多青年学生对建立革命武装重要意义的认识,并且训练了大批学生军事骨干。在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中,学生军起了重要作用。

  这年九月一日,李硕勋还主持了由全国学生总会、上海学生联合会联合发起召开的反帝国主义同盟代表大会的筹备会议,当选为上海反帝国主义大同盟主席。筹备会决定在八国联军侵略我国、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的“九七”国耻纪念时举行大会。李硕勋即以“硕壎”的笔名在《中国学生》上发表《九七纪念与五卅运动》①,阐明纪念“九七”的意义。九月七日那天,一百多个团体十余万人参加了国耻纪念大会,李硕勋被推举为大会主席,并作了报告。

  在一系列的革命活动中,李硕勋经受了斗争的锻炼,成长为一个坚强的共产主义者。这年九月十日,他在给二兄李仲耘的一封信中说:

  我们认清只有彻底的用革命手段坚决的作打 (倒) 帝国主义,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才是我们死里求生的唯一出路! 弟近来对于一切均置之度外,将本此伟大的使命作终身之奋斗①。

  这封信表明了李硕勋愿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不惜献出自己生命的志向。九月二十日,李硕勋出席中国济难会筹备会,嗣后被选为该会委员。十月,他又兼任中共全国学生联合会总会党团书记。

  十月十日前,中共上海区委决定组织双十运动委员会,由李硕勋等七人组成。十月十日那天,李硕勋和委员会成员组织广大学生参加上海纪念“双十节”活动。为配合纪念活动,李硕勋又以“硕壎”的笔名,在《中国学生》上发表了《民族解放运动中之中国学生》一文②。

  一九二五年冬,英帝国主义提出召开关税会议,以同意增加海关二五附加税为条件③,要求军阀压制反帝爱国运动,制止抵制英货。李硕勋在给二兄仲耘的信中指出: “关税二五增税不特有失独立国关税自主之原则,且此项增税必由军阀政客分肥,以为从事内战之资,益陷人民于水深火热之地。”④十月十七日晚,李硕勋负着上海北上外交代表的使命,乘火车离开上海,赴北京主持召开临时全国学生代表大会,反对关税会议。

  经过几天紧张的筹备,十月二十六日——即关税会议召开的同一天——临时全国学生代表大会也开幕了。李硕勋代表总会执行委员会在会上作了《总会会务报告》,总结了前一段的宣传工作、组织工作和各项特殊工作的经验,并且针锋相对地提出反对关税会议,提出了开展关税自主运动的口号。

  李硕勋虽然也认识到这次的北京集会并不能在实际上反对关税会议,也不可能达到关税自主的目的,但是,“全国学生总会不在此紧急关头 (变相华盛顿会议的关税会议) 不起来召集这次全国代表大会,共议并指挥全国学生运动,学生是不会感觉得自己的责任重大,而诚心踏上革命之途!”①为了唤醒青年和学生的觉悟,他又觉得这种宣传和鼓励是绝不可少的。他认为,革命必须从宣传做起,并为宣传真理不遗余力。他在给李仲耘的信中说: “我的人生观是革命,我的生活也就是革命了! 革命的步骤当怎样呢?第一是宣传,第二是组织,第三就是武装暴动,夺取政权”。“要免掉兵祸,要求我们生命的安全,要求我们生活的保障,只有大家觉悟起来,宣传组织,造成民众的力量,以革命的手段,去扑灭军阀! ——同时打倒军阀的后台老板帝国主义及其爪牙官僚政蠹! ”“若不从此做起,对己对人都无益处。”②

  为了进行革命宣传,李硕勋不论哪里需要他,他都毅然地走在前面,殚精竭力,在所不辞。这期间,他还积极投身非基督教运动,把开展非基督教活动作为当时学生运动的重要工作。他不光加入了上海非基督教大同盟,还为从教会学校退学的学生提供转学上海大学的种种方便,支持反对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正义行动。

  在上海大学社会学系两年,加深了李硕勋对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和对中国社会的认识。一九二六年一月十二日,他在《中国学生》上发表《反奉战争中的直系与国民军》 ,立场鲜明地提出“向奉系军阀作直接猛烈斗争,以争取人民的自由,取还人民的政权,召集人民会议,建设人民政府。”①在同一期上,他还撰写了 《帝国主义也反对学生干政! 》②,号召 “全国青年学生,要求自己的解放,要求民族的解放,只有大家起来加入革命政党,参加政治运动才是唯一的途径”③。当北洋军阀政府制造了取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事件时,李硕勋即以 “壎”的笔名撰写了 《女师大与女大》④一文,声援女师大学生的反军阀斗争。

  这一年二月,根据党组织的决定,李硕勋进入上海高级党校学习。这所党校是中共上海区委主席团会议决定举办的,学习时间为八个月,校长是中共上海区委书记罗亦农。李硕勋在这里系统地学习了 《马克思主义概论》、《经济学》 、《阶级斗争史》等十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课,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课余,他常与余泽鸿、沈雁冰、杨之华等二十八个同学一道,互相切磋,共同研讨,相互之间得益非浅⑤。

  在高级党校学习期间,李硕勋一面钻研革命理论,一面继续领导全国学生开展反帝反军阀斗争,在舆论上支持各地的反帝革命行动。他利用 《中国学生》周刊的阵地,配合时势,先后发表了《英人封锁粤港》①、《纪念孙先生》②等文。当北洋军阀段祺瑞制造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李硕勋又积极投入抗议大屠杀的活动,并且是“京案后援会”的骨干。

  那时,中共上海区委设有职工运动、妇女运动、军事运动、学生运动、宣传运动等五个运动委员会。这年四月,李硕勋任学生运动委员会负责人,并兼中共全国学生联合会总会独支书记③。全国的学生运动尤其是上海的学生运动在李硕勋的领导下,开展得轰轰烈烈,无论是在组织方面还是在宣传方面都取得很大的成绩。

  为了总结前一段全国学生运动的经验和部署今后的学生运动,根据党中央、青年团中央的指示,李硕勋与总会委员商量后,决定七月在广州召开第八届全国学生代表大会。不久,李硕勋偕中共全国学生联合会总会党团副书记、总会委员张超等前往广州,筹备会议。

  李硕勋和张超等到广州后,首先拜访了周恩来和中共广东 (两广) 区委书记陈延年,请他们参与领导这次大会。周恩来、陈延年指示说,要引导青年学生努力学习,掌握知识,同时,还要带领他们参加反帝反军阀活动,走革命道路。

  为了开好这次学生代表大会,根据党的指示,李硕勋还争取设在广州的国民党中央的支持。国民党中央青年部长丁惟汾表示支持这次大会,届时派代表出席。

  我党对于第八届全国学生代表大会十分重视,指示代表大会要建立党团,由李硕勋任书记,以保证大会的成功。

  经过充分的准备,七月二十三日下午一时,由李硕勋主持,第八届全国学生代表大会在广东大学礼堂正式召开,李硕勋担任书记,张超任大会执行主席①。

  会上,李硕勋代表第七届全国学生联合会总会执行委员会作了一年来总会会务的报告。他在报告中论述了全国学联会和各地学联在组织发展、宣传工作、促进学生运动的统一、发动广大青年学生参加政治斗争等方面的成绩,总结了学生运动的经验,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的学生运动力求做到组织、主张、行动三方面统一的努力方向。

  会议期间,广州正在举行轰轰烈烈的省港大罢工。为了表示对工人运动的支持与援助,李硕勋带领全国学生代表来到越秀南路的中华全国总工会省港罢工委员会,赠送慰劳品,慰问罢工工人。

  这次大会由于得到周恩来、陈延年等的亲自指导和具体帮助,开得很顺利。李硕勋和到会代表通过的决议案,进一步推动了全国学生运动的迅猛发展。

  全国学代会结束,李硕勋即刻返回上海,投入更加紧张的工作。

  当时,正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为了统一战线的需要,中国共产党许多党员以个人身分加入国民党。一九二六年七月三十日,中共上海区委主席团会议决定,李硕勋兼任中国国民党上海市党部秘书长②。

  九月,中共上海区委主席团会议讨论了国民会议促成会问题,指定由李硕勋等负总责,由国民党上海市党部梅电龙等协助,通过国民党上海市党部、国民会议促成会,揭露北洋军阀践踏民主、实行专制独裁统治的种种罪恶,要求召开国民会议,实行民主,结束法西斯统治。由于北洋军阀的压制,国民会议终于未能开成。但是,以国民会议为中心的各项宣传组织活动,却使民主的思想更加深入人心。通过国民会议促成会的活动,人民进一步认识到北洋军阀的反动本质。

  九月十四日,李硕勋调任中共上海南市部委书记。嗣后,他常到南市一带,深入群众开展工人运动。

  (二)

  一九二六年正是国民革命汹涌澎湃、北伐战争节节获胜的一年。这年十月,国民革命军占领武汉。党派李硕勋到武汉,任中共武昌地委组织部部长。

  在攻占武昌战役中,叶挺独立团第一营的官兵大部分壮烈牺牲,急需补充大批新兵。团长叶挺、参谋长周士第经与武昌党组织和李硕勋联系,要求协助发动当地青年踊跃参加北伐军。李硕勋迅速发动了许多年轻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参加独立团; 针对少数青年存在的“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的错误观点,他反复做工作,教育青年区别革命军与军阀军队的不同,遂使部分青年打消了顾虑,踊跃参军,独立团短时间内得到了人员补充。

  这年冬天,李硕勋继林育南之后,担任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湖北省委员会书记的职务。此后,他又以全力搞好团的工作。他十分注意加强青年团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布置团干部和青年团员学习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向导》、青年团中央机关刊物《中国青年》,使广大团员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和青年团的性质、任务。为了使团干部能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知识,他还举办了短期团干部学习班,每期一月。学习班组织各级团干部阅读《共产主义ABC》、《阶级斗争》、《青年团章程》等书籍。他亲自到学习班讲授中国青年运动简史、目前湖北青年团的任务等课程,使团干部学习了理论知识、业务知识,并且对从事当地团的工作,也有了较明确的方向①。

  这期间,李硕勋还根据青年团中央的指示,在武汉建立了劳动童子团,开展了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工作。

  李硕勋担任青年团湖北省委书记的时间很短。一九二六年底,党组织又派他到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二十五师,任师政治部主任。

  由于在汀泗桥、贺胜桥的战功,原第四军独立团团长叶挺升任第二十五师副师长。李硕勋与师长朱晖日 (后由李汉魂继任师长) 、副师长叶挺密切配合,领导“铁军”中这支英勇善战的队伍在武汉进行军政训练。

  一九二七年一月,英帝国主义在汉口租界制造了杀戮我同胞的流血事件。在党的领导下,武汉三十万工农商学兵群众举行了反英示威大会。李硕勋率领第二十五师政治部部分工作人员与七十三团等部队,参加这个大会,与群众一起参与收回汉口英租界的斗争②。

  一九二七年四月十二日,蒋介石制造反革命政变。消息传到武汉,李硕勋异常愤慨。但是,为了北上讨伐张作霖,李硕勋领导的二十五师七十三、七十四两团奉国民政府调令,继续北上。四月下旬,师长和李硕勋率领的二十五师两个团到达河南省驻马店。

  五月十四日下午,第二十五师与奉军第十二旅在上蔡发生激战。李硕勋冒着枪林弹雨,亲临前线,鼓励将士发扬叶挺独立团猛打、猛冲、猛追的英勇战斗精神,消灭敌人。结果,把奉军第十二旅围在上蔡城。

  敌人疯狂反扑,并调来奉军第四十六旅从东洪桥进攻,企图与上蔡的第十二旅接通。七十四团一时两面受敌,形势十分不利。李硕勋向师长建议,调七十三团前来东洪桥增援①。

  七十三团二千余人十七日凌晨从西洪桥出发,以优势的兵力,猛攻驻张庄、固村附近的敌炮兵阵地和指挥所; 数小时后,敌西洪桥防线被全部突破; 一时间,水寨、东洪桥的敌军溃不成军。七十三团接着又将来援的段国璋部在上蔡以南的十里铺一带击溃,然后合力进攻上蔡。已成瓮中之鳖的上蔡守敌,举手投降。

  河南战役后,二十五师奉命回师湖北。一九二七年七月初,自武汉附近分批乘轮到达江西九江。李硕勋和全师官兵驻扎于赣北南昌至九江的南浔铁路沿线上,师政治部设在离九江南边不远的黄老门火车站以东路段上。

  这年七月十五日,汪精卫在武汉举行反革命政变后,中国共产党决定举行南昌起义。。

  八月一日上午,李硕勋根据我党的指示,以“打野外”为名,甩开师长李汉魂所掌握的少数武装,带领二十五师七十三团、七十五团全体官兵和七十四团重机枪连,参加南昌起义。他们沿南浔铁路南下,于当天下午六时前,抵德安车站集中①。

  当李硕勋率起义部队到德安车站以北时,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张发奎、二十五师师长李汉魂率卫队营坐火车前来阻挡; 七十三团第一营一阵扫射把张发奎、李汉魂吓跑了。七十五团在李硕勋等的部署下,将五、六百人的敌卫队营在德安车站围住。经过政治攻势,卫队营全部缴械,其中一部分下级军官和士兵参加了起义部队。

  八月二日早,李硕勋率领二十五师胜利抵达南昌。当日,根据我党的决定,这支起义部队重新编为第二十五师,以周士第为师长,李硕勋任党代表、中共第二十五师委员会书记和政治部主任。

  部队整编后,李硕勋旋即主持召开了中共第二十五师党委会议。他认真地和周士第、游步仁、符克振等研究和确定了有关加强部队政治教育、纪律教育、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以及加强练兵、保卫南昌等问题。接着,他在七十四团和七十五团建立党总支部和党支部,加强各团党的工作和政治工作。

  国民党反动派为消灭起义部队,迅即调动大批反动军队包围南昌。起义部队于八月初开始撤离南昌。周士第和李硕勋率领的第二十五师为后卫部队,至八月六日方才撤出南昌。这支部队沿着江西东部的山区,先后经过抚州、宜黄、广昌、石城,向南挺进,于八月十九日,抵达江西瑞金。

  当时,国民党南路总指挥钱大钧率第二十师、第二十八师、新编第一师和补充团合计十个团,在会昌附近集中; 黄绍竑部的广西军队七个团也集结于附近的白鹅圩,同会昌城遥遥相对,成犄角之势,企图阻止我军南下。为此,前委决定,必须消灭会昌之敌。

  叶挺、聂荣臻指挥的第十一军二十四、二十五师,担负进攻会昌西北的重任。

  二十五师接到战斗命令后,随即做了战前动员。二十四日早晨,会昌之战打响,第二十四师等部队先进攻,激烈的战斗一直从早晨打到下午,双方呈胶着对峙状态。二十五师由于道路不熟,当日下午方赶到,在周士第、李硕勋指挥下,立即投入战斗,发起攻势。我军如虎添翼,敌人溃不成军,悉数逃入会昌城①。七十三、七十四两团顾不得吃饭喝水,一鼓作气,与二十四师等兄弟部队一道,于下午四时攻入会昌城。

  二十六日,周士第、李硕勋又率七十三团、七十四团和七十五团迎击企图向会昌反击的黄绍竑部,歼敌两个营,缴枪几百支,大获全胜。

  会昌战役胜利结束后,叶挺、聂荣臻以十一军军部名义传令嘉奖英勇作战的二十五师及该师领导人周士第、李硕勋、游步仁等。

  起义部队在会昌稍事休息,又折回瑞金,于九月一日从瑞金出发,向福建汀州挺进。二十五师仍担任后卫。李硕勋率政治部同志,发动会昌、瑞金几千名群众,组织浩浩荡荡的担架队、运输队,抬运伤病员和武器弹药。在二十五师掩护下,南昌起义部队和七、八百名伤病员九月三日越过武夷山,顺利到达汀州。随后,又继续向广东进军。

  九月十八日,周士第和李硕勋率二十五师到达广东大埔县的三河坝。

  三河坝位于梅江、汀江、梅潭河流向韩江的汇合口。这里众山环绕,江流汹涌,战略位置十分显要。此时,南昌起义军主力由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率领,直奔潮汕。周士第和李硕勋带领的二十五师则留三河坝,归朱德指挥,与第九军教导团一道共三千余人,扼守三河坝,牵制和防御从梅县及闽西的来犯之敌,密切配合潮州、汕头的南昌起义军主力作战,防止敌军抄袭我军进攻潮汕的后路。

  二十五师最初驻扎在三河坝镇上,地形于我极不利。李硕勋经请示朱德同意,在当地农民、船工帮助下,挥师渡河,在三河坝对岸的东文部、笔枝尾山龙虎坑、下村一带,构筑防御工事,准备迎击来犯的敌人。

  不久,当地农民送来情报,钱大钧部三个师约二万余人从梅县松口沿梅江来犯。二十五师在朱德指挥下,在周士第、李硕勋部署下,依仗宽阔的大江天险,坚守阵地,与敌人隔江对峙。

  十月一日,敌军沿韩江北岸发起进攻。在周士第、李硕勋带领下,二十五师与敌激战一天。在战斗猛烈进行的时候,李硕勋曾到前沿阵地,指挥部队抗击敌人。在战斗的间隙,趁着敌人溃退的时候,他又提醒前线官兵说: “敌人虽然暂时被我们击退了,但敌众我寡,敌人还会卷土重来,再来渡河。我们务必坚守河边阵地,歼灭敌人,牵制敌军,……为起义军继续前进创造良好条件。”并鼓励战士说: “我们一定要发扬‘铁军’叶挺独立团攻打汀泗桥、贺胜桥和武昌的英勇战斗精神,要发扬会昌歼敌的勇猛精神,坚守三河坝,随时准备为打倒军阀、统一祖国而献身,为中国人民革命的事业而流尽自己最后一滴血。”

  敌人在二十五师猛烈炮火的阻击下,寸步难行,无法登岸①。

  晚上,周士第,李硕勋又令第二十五师一部官兵强渡梅潭河,占领有利制高点,夹攻敌人。

  十月二日上午,李硕勋再临前线,在韩江东岸的江畔上,指挥我军打退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下午五时,只见大批敌军从梅县方向进入三河坝。入夜,十几只船载满敌兵,企图登岸。在朱德指挥下,师长和李硕勋等领导人部署七十五团对敌“半渡而击”。等敌船驶到江心,密集的枪火猛烈扫射,有的木船被打沉了,有的木船无人掌舵,向下游漂去。敌人伤亡惨重。可是,他们不甘心就此罢休,下半夜又从梅江驶来五十多只船,从正面强渡,除一部分船被击沉外,约有半数敌人爬上东岸,占领了滩头竹林阵地。周士第、李硕勋见状,立即部署七十五团乘敌人立足未稳,用六个连的兵力,以猛虎下山之势,扑向敌群。侥幸登陆的三百多敌人,背水顽抗,不是被打死,就是被打伤,或被活捉,无一漏网。

  第二天拂晓,大雾弥漫,数十步外什么都看不见。狡猾的敌人对笔枝尾山、龙虎坑一带阵地进行了半月形的包围,从西北面渡过梅江、汀江,企图造成我军腹背受敌的处境。同时,组织更强大的兵力强渡过江,再度占领滩头竹林阵地。七十五团官兵顽强战斗,打退了敌人波浪似的冲锋,坚守了阵地。下午三时许,敌军在机关枪、迫击炮的掩护下再度进攻。战斗呈拉锯状态。到了黄昏,周士第、李硕勋下令侧翼第七十四团前来增援,击退了敌人,夺回笔枝尾山一带的阵地①。

  与此同时,七十三团在距离笔枝尾山五百米处左侧的一座高山——石子粉碎了钱大钧部猛烈的进攻。 七十四团扼守东文部一带,打退了敌人的多次冲锋。战斗中,李硕勋到七十三、七十四团阵地,鼓舞士气,表彰战功。

  由于敌人不断增援,我军占领的一些阵地陆续陷入敌手。东文部、笔枝尾山被敌人占领。二十五师处于占绝对优势的敌人的三面包围之中。经过三天三夜的激战,虽然消灭了敌人三千多人,并缴获大量枪枝,但二十五师也伤亡九百人。为了保存革命力量,朱德、周士第、李硕勋经过研究,决定全师退出战斗,迅速转移,拟经百侯、饶平到潮州、汕头,与南昌起义军主力会师。

  二十五师采取次第掩护、逐步撤兵的办法,使部队摆脱了敌人,沿着通向湖寮的路线,朝西南方向前进。这时,为了加强对这支队伍的领导,决定由朱德、周士第、李硕勋三人组成前敌委员会,以朱德为领导人。十月五日,部队到达饶平县茂芝,恰巧在这里与从潮州退出来的第二十军第三师和教导团会合。

  为了解决革命前途问题和部队向何处去的问题,十月六日,李硕勋参加了由朱德主持召开的茂芝军事会议,决定“穿山西进,直奔湘南”,到湘粤赣边敌人统治薄弱的地方,寻找立足地; 同时,决定把这两支部队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

  第二天,李硕勋跟随朱德率领的第一师从饶平的茂芝出发,经福建的永定、武平等地,向江西方向转移。经过半个月艰苦的跋涉,十月下旬,李硕勋和部队官兵到达江西南部会昌县筠门岭的天心村。

  鉴于李硕勋曾在上海学习、工作多年,熟悉上海情况,部队党组织和朱德等决定,派李硕勋回上海,向党中央汇报第一师的战斗情况和请示今后行动方针。李硕勋于十月底告别了这支队伍,奔赴上海寻找党中央。

  李硕勋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早期全国学生运动的杰出领袖,我军卓越的军事指挥员,浙江、江苏、广东党组织领导人之一,英勇的共产主义战士。

  (一)

  李硕勋,原名开灼,字叔薰,又名石心、心仁、李陶。一九○三年二月二十三日生于四川省庆符县 (现称高县) ①庆符镇一个小资产阶级的家庭。

  李硕勋的父亲李天祺,家境清贫,以纺织、养蚕、买卖油盐和替人做工为业; 母亲何圣熙,十九岁与李天祺结婚,生下了四个儿女,李硕勋排行第三。

  李硕勋五岁入私塾发蒙,受业于李晋叙先生。一九一二年,他转入镇内梧岗书院初级小学; 一九一五年,又升入庆符县立高等小学。翌年,因军阀混战、学校停课曾辍学一学期; 一九一七年复学,继续在原校学习。李硕勋少年读书时,不追求死记硬背、寻章雕句,不屑于做“书袋子”,经常对同学说: “吾不欲为学者,愿成功一事业家。”①同时,他喜好过团体生活,待人以诚,和蔼可亲,爱打抱不平,富有正义感,在同学中极富号召力、组织力。一九一七年,有一支四川军阀的部队驻扎在庆符镇。士兵军纪很坏,常常扰乱社会治安,偷鸡摸狗,无恶不作。教书先生李鼎三起而阻止,那些兵痞怀恨在心。士兵出卖子弹案发,李鼎三遭到诬告,被诬陷“窝藏子弹”无辜入狱。李硕勋知道后,和另一青年一起,即刻前往驻军所在地,证明李鼎三无罪。他们据理力争,要求释放李鼎三。后来经过调查核实,李先生无罪开释。

  在庆符高等小学时,学校只要求学生身穿长衫做徒手操。李硕勋鉴于帝国主义入侵、军阀压迫的现实,决心习武从军,向校长提出进行军事体操训练的要求。遭到校长拒绝后,他便同几个学生骨干一起到镇里的警备队借来一些枪枝操练。最后,校长不得不同意高年级学生进行军事体操训练。

  一九一八年七月,李硕勋小学毕业后,即与长兄李伯焘、二兄李仲耘来到宜宾。他以良好的成绩考入叙州联合县立中学。同年十月,父亲李天祺不幸逝世。为了料理后事,他不得不停学在家; 次年一月,他与二兄来到成都。他希望当一名军人,于是投考四川讲武堂。因不够入伍年龄,没被录取,后考入成都的一家私立中学——储才中学②。

  这时,五四运动的风云席卷全国。李硕勋积极参加宣传新思想和抵制日货的运动。因受新思想的影响,在储才中学读了一学期,便毅然停学,进川军骑兵师第一团担任团部文书。几个月后,因不满军阀的压迫,想入四川讲武堂亦杳无希望,于是他愤然辞职,于十二月回到故乡。

  第二年春,李硕勋到宜宾考进叙州联合县立中学。同校同学有刘鼎、熊瑞文、阳翰笙等。李硕勋因为积极参加社会活动,被推选为叙州中学校学生会委员。这一年,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四川开展了抵制日货的斗争。李硕勋在与四川省学生联合会抗敌后援会取得联系后,与联合中学班代表及明德中学的代表,在叙联中学礼堂召开会议。会议决定: (一) 成立四川省学生联合会抗敌后援会宜宾分会(李硕勋是该会负责人之一)。(二) 由各班代表分头发动同学参加反帝爱国运动。 (三)各班推荐三至五人参加检查队、宣传队。会议还决定四天后举行反帝示威大游行。

  四月下旬的一个上午,叙联中学与明德中学全体学生集中在叙联中学操场,一致推举李硕勋担任游行总指挥。在李硕勋的率领下,浩浩荡荡的队伍举着一幅上面写着“四川省学生抗敌后援会宜宾分会反帝爱国示威大游行”的大字横额标语,在市区主要街道穿过。他们还组织检查各商店的货物,收缴了大批日货,并当众毁掉①。

  由于李硕勋积极率领宜宾学生进行反帝斗争,不久,被推选为宜宾市学生联合会常委,成为宜宾学生运动的领袖。

  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和影响的扩大,李硕勋在叙联中学带头提倡白话文,反对辱骂和体罚学生,受到进步师生的拥护和支持。一九二一年一月,李硕勋和阳翰笙,经过长途跋涉,来到成都,插班进入四川省立第一中学。

  四川省立第一中学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读新书的风气很浓。李硕勋在这里,除了认真学好各门功课外,还阅读了当时在四川颇为流行的 《共产党宣言》 (陈望道译)和《阶级斗争》 (恽代英译) 等进步书籍。未几,他当选为四川省立第一中学学生会委员和四川省学生联合会出版部主任,参加领导四川的学生运动。在省学联的各项活动的斗争实践中,李硕勋逐步树立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一九二一年夏,他与各校进步学生联络,计划按照《新青年》发表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章程》的宗旨,建立四川社会主义青年团。

  一九二一年秋,李硕勋和童庸生、阳翰笙、刘弄潮、雷兴政 (雷晓晖) 等经过充分酝酿,在成都郊区锦江边的望江楼开会,正式创立成都社会主义青年团,不久改称为四川社会主义青年团。他是四川青年团创始人之一①。

  那时,四川军阀把教育经费移作军费并把军队驻扎在学校,使不少学校停学。四川青年团组织向省政府正面提出要求,但得不到满足。李硕勋等四川学生联合会负责人和四川教职员联合会领导人于一九二二年六月上旬商讨决定: 成都各校举行罢课,要求四川当局同意教育经费独立。六月十日,李硕勋和王右本等商议,以四川社会主义青年团名义发表宣言,号召师生迅速行动起来,积极投入这场维护教育经费独立的斗争。六月十二日,李硕勋等四川学生联合会骨干发动各校学生到四川省议会旁听,请求省议会议决教育经费独立案。省议会副议长熊晓岩老奸巨猾,有意不到会,使会议决议案无法通过。

  学生们义愤填膺,冲到熊宅,与之论理。熊晓岩下令警察逮捕学生代表,造成了“熊宅事件”。次日,王右木、李硕勋等再率学生一千余人赴省议会。熊晓岩勾结反动军警,在光天化日之下,大打出手,致使学生多人受伤。与此同时,当局还通缉刘弄潮等八名学生代表,以此威胁学生,逼他们放弃要求。

  在这严重情况下,李硕勋毫不畏惧,继续领导这场正义的斗争。罢课、示威游行接连不断。鉴于学生运动的声势浩大,四川省议会最后不得不同意召开教育经费独立的代表大会。李硕勋、阳翰笙作为代表参加了大会,经过谈判斗争,省议会通过了划拨全川肉税作为教育经费的议案。

  之后,李硕勋还领导发动了驱逐军阀亲信、新校长严恭寅的斗争,并以同学会的名义,出版了《四川一中半月刊》。

  李硕勋等人在省一中掀起的学生运动高潮,引起了四川军阀的恐慌。他们决定以武力镇压学生运动,下令通缉进步学生的六名代表,解散省立第一中学,强迫同学从校内撤出①。

  李硕勋领导一中同学和反动军警斗争,迫使反动军警不得不撤出校园。但李硕勋等人因此遭到通缉,不能留在成都。十一月上旬,李硕勋与阳翰笙前往山城重庆。

  到重庆后,李硕勋先在川东联合中学读书,不到一个月,在亲友帮助下,又去了南京;年底,转到北京,进入四川青年比较多的弘达学院学习,并与陈毅一起开展学生运动。当时,北洋军阀盘踞的北京,空气异常沉闷,而南方则十分活跃。李硕勋在北京住了一年,一九二三年底,毅然离开弘达学院,奔赴上海,考入了当时培训革命干部的高等学府——上海大学①。

  李硕勋在上海大学就读社会学系。他先后听了社会学系主任瞿秋白的《社会学》,蔡和森的 《社会进化史》,以及恽代英、张太雷等人讲的课,还系统地学习了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等人的著作,从而使他的理论修养、思想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课余,他与郭伯和、余泽鸿等人发起组织了平民世界学社,出版《平民世界》半月刊,宣传平民要起来当家做主人,以改造社会为己任,号召青年踊跃走上社会政治舞台。

  由于李硕勋表现积极,思想进步,于一九二四年在上海大学由青年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②。

  十月十日上午,中共党组织领导上海大学进步师生在天后宫举行辛亥革命十三周年纪念会。但会场遭到国民党右派的冲击,上海大学学生黄仁不幸被流氓打伤,并于当晚死去。李硕勋对此无比愤慨。他召集上海大学四川同学会三十多个同学,讨论黄仁牺牲一事,决定通电全国,要求惩办凶手,为黄仁身后发起募捐,推动了反对国民党右派的斗争。同年十二月,他任上海大学四川同学会委员。

  在上海大学期间,李硕勋白天坚持理论学习,晚上到沪西区工人学校,帮助工人学习文化,启发工人觉悟,开展工人运动。一九二五年二月九日,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日商办的上海内外棉纱厂工人举行大罢工。李硕勋遵照党的指示,深入内外棉纱厂工人中,鼓励他们坚持战斗。他还参加了募捐、联络等工作,支持罢工斗争。

  李硕勋由于忙于援助工人运动,耽误了学校内的一些课程。为了集中时间和精力把缺的课补起来,这年三月初,他和刘照黎、阳翰笙一同来到杭州。临行前,他们每人凑了十来元钱,买下了当时所有能买到的马列书籍和进步文学书刊,用两个大藤箱装到杭州,并在葛岭山庄租了三间房子,潜心补习功课。两个多月时间,他们在安静的西湖一带,把带来的书籍都读完了,收效甚大①。

  一九二五年五月三十日,英帝国主义在上海制造了五卅惨案。六月一日,李硕勋和阳翰笙、刘照黎闻讯赶回上海,参加反帝斗争。党随即派遣李硕勋、阳翰笙到全国学生总会工作,筹备召开全国第七届学生代表大会。四日,李硕勋和学生总会代表刘一清、梅殿龙、阳翰笙、林钧以及上海总工会、各马路商界联合会代表举行联席会议,成立反帝的统一指挥机构 ——上海工商学联合会。李硕勋当选为该会委员。

  在李硕勋等人筹备下,第七届全国学生代表大会于六月二十六日下午在上海小西门少年宣讲团团部开幕。这次大会通过了一个宣言和八个决议案,正确地总结了前一段全国学生运动的经验,提出了今后青年、学生运动的方针和方向。大会选举产生了新的全国学生联合会执行委员会,李硕勋被选为常务委员 (任总务委员)。在常委分工会议上,他又被推选为中华民国学生联合会总会会长兼交际部主任①。

  中华民国学生联合会总会早在一九二四年间曾出版了《中国学生》半月刊,指导全国学生运动,后因缺乏印刷经费,加上军阀阻挠,编辑、发行障碍重重,只出了五期就不得不停刊了。李硕勋主持全国学联总会工作后,召开总会委员会议,议决重新出版《中国学生》,并增加篇幅,改半月刊为周刊,创办一个新型的学生杂志,以推动全国学生运动的发展。在李硕勋的积极倡导、活动下,《中国学生》周刊创刊号于八月一日在上海正式公开出版发行。这个刊物发表关于学生运动的论文,揭发帝国主义压迫中国人民种种罪行的材料和文章,探讨反对帝国主义运动的理论与实践,并经常刊载各地学生会的活动消息和总会的重要通告,对推动全国的学生运动起了很大的作用。

  在第七届全国学生代表大会上,李硕勋根据我国同胞惨遭帝国主义杀戮,青年学生、爱国志士无端被军阀武装逮捕、殴打的现实,提出建立全国学生军的建议,获得一致赞同。之后,李硕勋又和总会委员研究制订了 《全国学生军组织大纲》,刊载于《中国学生》杂志上。在这同时,李硕勋积极筹划在上海搞试点,建立学生军。通过与上海戒严司令部邢士廉等负责人联系②,总会得到了一些可作为军事训练的武器。不久,上海学生军正式建立,并以全国学生总会军事委员会为最高指挥机关。李硕勋担任委员会委员长。

  在上海建立了学生军后,李硕勋即与总会委员商议,通过各地学生联合会,积极筹备在各地建立学生军。为了便于对各地学生军军事行动作通盘的计划和指导,总会的通告要求各地在正式建军时,具文呈报总会存查。

  在总会和李硕勋的布置下,全国各地纷纷建立学生军。由于各地军阀的阻挠,全国性的学生军活动始终未能进行。尽管这样,学生军的地方性的活动还是大大提高了许多青年学生对建立革命武装重要意义的认识,并且训练了大批学生军事骨干。在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中,学生军起了重要作用。

  这年九月一日,李硕勋还主持了由全国学生总会、上海学生联合会联合发起召开的反帝国主义同盟代表大会的筹备会议,当选为上海反帝国主义大同盟主席。筹备会决定在八国联军侵略我国、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的“九七”国耻纪念时举行大会。李硕勋即以“硕壎”的笔名在《中国学生》上发表《九七纪念与五卅运动》①,阐明纪念“九七”的意义。九月七日那天,一百多个团体十余万人参加了国耻纪念大会,李硕勋被推举为大会主席,并作了报告。

  在一系列的革命活动中,李硕勋经受了斗争的锻炼,成长为一个坚强的共产主义者。这年九月十日,他在给二兄李仲耘的一封信中说:

  我们认清只有彻底的用革命手段坚决的作打 (倒) 帝国主义,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才是我们死里求生的唯一出路! 弟近来对于一切均置之度外,将本此伟大的使命作终身之奋斗①。

  这封信表明了李硕勋愿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不惜献出自己生命的志向。九月二十日,李硕勋出席中国济难会筹备会,嗣后被选为该会委员。十月,他又兼任中共全国学生联合会总会党团书记。

  十月十日前,中共上海区委决定组织双十运动委员会,由李硕勋等七人组成。十月十日那天,李硕勋和委员会成员组织广大学生参加上海纪念“双十节”活动。为配合纪念活动,李硕勋又以“硕壎”的笔名,在《中国学生》上发表了《民族解放运动中之中国学生》一文②。

  一九二五年冬,英帝国主义提出召开关税会议,以同意增加海关二五附加税为条件③,要求军阀压制反帝爱国运动,制止抵制英货。李硕勋在给二兄仲耘的信中指出: “关税二五增税不特有失独立国关税自主之原则,且此项增税必由军阀政客分肥,以为从事内战之资,益陷人民于水深火热之地。”④十月十七日晚,李硕勋负着上海北上外交代表的使命,乘火车离开上海,赴北京主持召开临时全国学生代表大会,反对关税会议。

  经过几天紧张的筹备,十月二十六日——即关税会议召开的同一天——临时全国学生代表大会也开幕了。李硕勋代表总会执行委员会在会上作了《总会会务报告》,总结了前一段的宣传工作、组织工作和各项特殊工作的经验,并且针锋相对地提出反对关税会议,提出了开展关税自主运动的口号。

  李硕勋虽然也认识到这次的北京集会并不能在实际上反对关税会议,也不可能达到关税自主的目的,但是,“全国学生总会不在此紧急关头 (变相华盛顿会议的关税会议) 不起来召集这次全国代表大会,共议并指挥全国学生运动,学生是不会感觉得自己的责任重大,而诚心踏上革命之途!”①为了唤醒青年和学生的觉悟,他又觉得这种宣传和鼓励是绝不可少的。他认为,革命必须从宣传做起,并为宣传真理不遗余力。他在给李仲耘的信中说: “我的人生观是革命,我的生活也就是革命了! 革命的步骤当怎样呢?第一是宣传,第二是组织,第三就是武装暴动,夺取政权”。“要免掉兵祸,要求我们生命的安全,要求我们生活的保障,只有大家觉悟起来,宣传组织,造成民众的力量,以革命的手段,去扑灭军阀! ——同时打倒军阀的后台老板帝国主义及其爪牙官僚政蠹! ”“若不从此做起,对己对人都无益处。”②

  为了进行革命宣传,李硕勋不论哪里需要他,他都毅然地走在前面,殚精竭力,在所不辞。这期间,他还积极投身非基督教运动,把开展非基督教活动作为当时学生运动的重要工作。他不光加入了上海非基督教大同盟,还为从教会学校退学的学生提供转学上海大学的种种方便,支持反对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正义行动。

  在上海大学社会学系两年,加深了李硕勋对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和对中国社会的认识。一九二六年一月十二日,他在《中国学生》上发表《反奉战争中的直系与国民军》 ,立场鲜明地提出“向奉系军阀作直接猛烈斗争,以争取人民的自由,取还人民的政权,召集人民会议,建设人民政府。”①在同一期上,他还撰写了 《帝国主义也反对学生干政! 》②,号召 “全国青年学生,要求自己的解放,要求民族的解放,只有大家起来加入革命政党,参加政治运动才是唯一的途径”③。当北洋军阀政府制造了取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事件时,李硕勋即以 “壎”的笔名撰写了 《女师大与女大》④一文,声援女师大学生的反军阀斗争。

  这一年二月,根据党组织的决定,李硕勋进入上海高级党校学习。这所党校是中共上海区委主席团会议决定举办的,学习时间为八个月,校长是中共上海区委书记罗亦农。李硕勋在这里系统地学习了 《马克思主义概论》、《经济学》 、《阶级斗争史》等十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课,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课余,他常与余泽鸿、沈雁冰、杨之华等二十八个同学一道,互相切磋,共同研讨,相互之间得益非浅⑤。

  在高级党校学习期间,李硕勋一面钻研革命理论,一面继续领导全国学生开展反帝反军阀斗争,在舆论上支持各地的反帝革命行动。他利用 《中国学生》周刊的阵地,配合时势,先后发表了《英人封锁粤港》①、《纪念孙先生》②等文。当北洋军阀段祺瑞制造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李硕勋又积极投入抗议大屠杀的活动,并且是“京案后援会”的骨干。

  那时,中共上海区委设有职工运动、妇女运动、军事运动、学生运动、宣传运动等五个运动委员会。这年四月,李硕勋任学生运动委员会负责人,并兼中共全国学生联合会总会独支书记③。全国的学生运动尤其是上海的学生运动在李硕勋的领导下,开展得轰轰烈烈,无论是在组织方面还是在宣传方面都取得很大的成绩。

  为了总结前一段全国学生运动的经验和部署今后的学生运动,根据党中央、青年团中央的指示,李硕勋与总会委员商量后,决定七月在广州召开第八届全国学生代表大会。不久,李硕勋偕中共全国学生联合会总会党团副书记、总会委员张超等前往广州,筹备会议。

  李硕勋和张超等到广州后,首先拜访了周恩来和中共广东 (两广) 区委书记陈延年,请他们参与领导这次大会。周恩来、陈延年指示说,要引导青年学生努力学习,掌握知识,同时,还要带领他们参加反帝反军阀活动,走革命道路。

  为了开好这次学生代表大会,根据党的指示,李硕勋还争取设在广州的国民党中央的支持。国民党中央青年部长丁惟汾表示支持这次大会,届时派代表出席。

  我党对于第八届全国学生代表大会十分重视,指示代表大会要建立党团,由李硕勋任书记,以保证大会的成功。

  经过充分的准备,七月二十三日下午一时,由李硕勋主持,第八届全国学生代表大会在广东大学礼堂正式召开,李硕勋担任书记,张超任大会执行主席①。

  会上,李硕勋代表第七届全国学生联合会总会执行委员会作了一年来总会会务的报告。他在报告中论述了全国学联会和各地学联在组织发展、宣传工作、促进学生运动的统一、发动广大青年学生参加政治斗争等方面的成绩,总结了学生运动的经验,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的学生运动力求做到组织、主张、行动三方面统一的努力方向。

  会议期间,广州正在举行轰轰烈烈的省港大罢工。为了表示对工人运动的支持与援助,李硕勋带领全国学生代表来到越秀南路的中华全国总工会省港罢工委员会,赠送慰劳品,慰问罢工工人。

  这次大会由于得到周恩来、陈延年等的亲自指导和具体帮助,开得很顺利。李硕勋和到会代表通过的决议案,进一步推动了全国学生运动的迅猛发展。

  全国学代会结束,李硕勋即刻返回上海,投入更加紧张的工作。

  当时,正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为了统一战线的需要,中国共产党许多党员以个人身分加入国民党。一九二六年七月三十日,中共上海区委主席团会议决定,李硕勋兼任中国国民党上海市党部秘书长②。

  九月,中共上海区委主席团会议讨论了国民会议促成会问题,指定由李硕勋等负总责,由国民党上海市党部梅电龙等协助,通过国民党上海市党部、国民会议促成会,揭露北洋军阀践踏民主、实行专制独裁统治的种种罪恶,要求召开国民会议,实行民主,结束法西斯统治。由于北洋军阀的压制,国民会议终于未能开成。但是,以国民会议为中心的各项宣传组织活动,却使民主的思想更加深入人心。通过国民会议促成会的活动,人民进一步认识到北洋军阀的反动本质。

  九月十四日,李硕勋调任中共上海南市部委书记。嗣后,他常到南市一带,深入群众开展工人运动。

  (二)

  一九二六年正是国民革命汹涌澎湃、北伐战争节节获胜的一年。这年十月,国民革命军占领武汉。党派李硕勋到武汉,任中共武昌地委组织部部长。

  在攻占武昌战役中,叶挺独立团第一营的官兵大部分壮烈牺牲,急需补充大批新兵。团长叶挺、参谋长周士第经与武昌党组织和李硕勋联系,要求协助发动当地青年踊跃参加北伐军。李硕勋迅速发动了许多年轻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参加独立团; 针对少数青年存在的“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的错误观点,他反复做工作,教育青年区别革命军与军阀军队的不同,遂使部分青年打消了顾虑,踊跃参军,独立团短时间内得到了人员补充。

  这年冬天,李硕勋继林育南之后,担任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湖北省委员会书记的职务。此后,他又以全力搞好团的工作。他十分注意加强青年团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布置团干部和青年团员学习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向导》、青年团中央机关刊物《中国青年》,使广大团员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和青年团的性质、任务。为了使团干部能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知识,他还举办了短期团干部学习班,每期一月。学习班组织各级团干部阅读《共产主义ABC》、《阶级斗争》、《青年团章程》等书籍。他亲自到学习班讲授中国青年运动简史、目前湖北青年团的任务等课程,使团干部学习了理论知识、业务知识,并且对从事当地团的工作,也有了较明确的方向①。

  这期间,李硕勋还根据青年团中央的指示,在武汉建立了劳动童子团,开展了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工作。

  李硕勋担任青年团湖北省委书记的时间很短。一九二六年底,党组织又派他到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二十五师,任师政治部主任。

  由于在汀泗桥、贺胜桥的战功,原第四军独立团团长叶挺升任第二十五师副师长。李硕勋与师长朱晖日 (后由李汉魂继任师长) 、副师长叶挺密切配合,领导“铁军”中这支英勇善战的队伍在武汉进行军政训练。

  一九二七年一月,英帝国主义在汉口租界制造了杀戮我同胞的流血事件。在党的领导下,武汉三十万工农商学兵群众举行了反英示威大会。李硕勋率领第二十五师政治部部分工作人员与七十三团等部队,参加这个大会,与群众一起参与收回汉口英租界的斗争②。

  一九二七年四月十二日,蒋介石制造反革命政变。消息传到武汉,李硕勋异常愤慨。但是,为了北上讨伐张作霖,李硕勋领导的二十五师七十三、七十四两团奉国民政府调令,继续北上。四月下旬,师长和李硕勋率领的二十五师两个团到达河南省驻马店。

  五月十四日下午,第二十五师与奉军第十二旅在上蔡发生激战。李硕勋冒着枪林弹雨,亲临前线,鼓励将士发扬叶挺独立团猛打、猛冲、猛追的英勇战斗精神,消灭敌人。结果,把奉军第十二旅围在上蔡城。

  敌人疯狂反扑,并调来奉军第四十六旅从东洪桥进攻,企图与上蔡的第十二旅接通。七十四团一时两面受敌,形势十分不利。李硕勋向师长建议,调七十三团前来东洪桥增援①。

  七十三团二千余人十七日凌晨从西洪桥出发,以优势的兵力,猛攻驻张庄、固村附近的敌炮兵阵地和指挥所; 数小时后,敌西洪桥防线被全部突破; 一时间,水寨、东洪桥的敌军溃不成军。七十三团接着又将来援的段国璋部在上蔡以南的十里铺一带击溃,然后合力进攻上蔡。已成瓮中之鳖的上蔡守敌,举手投降。

  河南战役后,二十五师奉命回师湖北。一九二七年七月初,自武汉附近分批乘轮到达江西九江。李硕勋和全师官兵驻扎于赣北南昌至九江的南浔铁路沿线上,师政治部设在离九江南边不远的黄老门火车站以东路段上。

  这年七月十五日,汪精卫在武汉举行反革命政变后,中国共产党决定举行南昌起义。。

  八月一日上午,李硕勋根据我党的指示,以“打野外”为名,甩开师长李汉魂所掌握的少数武装,带领二十五师七十三团、七十五团全体官兵和七十四团重机枪连,参加南昌起义。他们沿南浔铁路南下,于当天下午六时前,抵德安车站集中①。

  当李硕勋率起义部队到德安车站以北时,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张发奎、二十五师师长李汉魂率卫队营坐火车前来阻挡; 七十三团第一营一阵扫射把张发奎、李汉魂吓跑了。七十五团在李硕勋等的部署下,将五、六百人的敌卫队营在德安车站围住。经过政治攻势,卫队营全部缴械,其中一部分下级军官和士兵参加了起义部队。

  八月二日早,李硕勋率领二十五师胜利抵达南昌。当日,根据我党的决定,这支起义部队重新编为第二十五师,以周士第为师长,李硕勋任党代表、中共第二十五师委员会书记和政治部主任。

  部队整编后,李硕勋旋即主持召开了中共第二十五师党委会议。他认真地和周士第、游步仁、符克振等研究和确定了有关加强部队政治教育、纪律教育、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以及加强练兵、保卫南昌等问题。接着,他在七十四团和七十五团建立党总支部和党支部,加强各团党的工作和政治工作。

  国民党反动派为消灭起义部队,迅即调动大批反动军队包围南昌。起义部队于八月初开始撤离南昌。周士第和李硕勋率领的第二十五师为后卫部队,至八月六日方才撤出南昌。这支部队沿着江西东部的山区,先后经过抚州、宜黄、广昌、石城,向南挺进,于八月十九日,抵达江西瑞金。

  当时,国民党南路总指挥钱大钧率第二十师、第二十八师、新编第一师和补充团合计十个团,在会昌附近集中; 黄绍竑部的广西军队七个团也集结于附近的白鹅圩,同会昌城遥遥相对,成犄角之势,企图阻止我军南下。为此,前委决定,必须消灭会昌之敌。

  叶挺、聂荣臻指挥的第十一军二十四、二十五师,担负进攻会昌西北的重任。

  二十五师接到战斗命令后,随即做了战前动员。二十四日早晨,会昌之战打响,第二十四师等部队先进攻,激烈的战斗一直从早晨打到下午,双方呈胶着对峙状态。二十五师由于道路不熟,当日下午方赶到,在周士第、李硕勋指挥下,立即投入战斗,发起攻势。我军如虎添翼,敌人溃不成军,悉数逃入会昌城①。七十三、七十四两团顾不得吃饭喝水,一鼓作气,与二十四师等兄弟部队一道,于下午四时攻入会昌城。

  二十六日,周士第、李硕勋又率七十三团、七十四团和七十五团迎击企图向会昌反击的黄绍竑部,歼敌两个营,缴枪几百支,大获全胜。

  会昌战役胜利结束后,叶挺、聂荣臻以十一军军部名义传令嘉奖英勇作战的二十五师及该师领导人周士第、李硕勋、游步仁等。

  起义部队在会昌稍事休息,又折回瑞金,于九月一日从瑞金出发,向福建汀州挺进。二十五师仍担任后卫。李硕勋率政治部同志,发动会昌、瑞金几千名群众,组织浩浩荡荡的担架队、运输队,抬运伤病员和武器弹药。在二十五师掩护下,南昌起义部队和七、八百名伤病员九月三日越过武夷山,顺利到达汀州。随后,又继续向广东进军。

  九月十八日,周士第和李硕勋率二十五师到达广东大埔县的三河坝。

  三河坝位于梅江、汀江、梅潭河流向韩江的汇合口。这里众山环绕,江流汹涌,战略位置十分显要。此时,南昌起义军主力由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率领,直奔潮汕。周士第和李硕勋带领的二十五师则留三河坝,归朱德指挥,与第九军教导团一道共三千余人,扼守三河坝,牵制和防御从梅县及闽西的来犯之敌,密切配合潮州、汕头的南昌起义军主力作战,防止敌军抄袭我军进攻潮汕的后路。

  二十五师最初驻扎在三河坝镇上,地形于我极不利。李硕勋经请示朱德同意,在当地农民、船工帮助下,挥师渡河,在三河坝对岸的东文部、笔枝尾山龙虎坑、下村一带,构筑防御工事,准备迎击来犯的敌人。

  不久,当地农民送来情报,钱大钧部三个师约二万余人从梅县松口沿梅江来犯。二十五师在朱德指挥下,在周士第、李硕勋部署下,依仗宽阔的大江天险,坚守阵地,与敌人隔江对峙。

  十月一日,敌军沿韩江北岸发起进攻。在周士第、李硕勋带领下,二十五师与敌激战一天。在战斗猛烈进行的时候,李硕勋曾到前沿阵地,指挥部队抗击敌人。在战斗的间隙,趁着敌人溃退的时候,他又提醒前线官兵说: “敌人虽然暂时被我们击退了,但敌众我寡,敌人还会卷土重来,再来渡河。我们务必坚守河边阵地,歼灭敌人,牵制敌军,……为起义军继续前进创造良好条件。”并鼓励战士说: “我们一定要发扬‘铁军’叶挺独立团攻打汀泗桥、贺胜桥和武昌的英勇战斗精神,要发扬会昌歼敌的勇猛精神,坚守三河坝,随时准备为打倒军阀、统一祖国而献身,为中国人民革命的事业而流尽自己最后一滴血。”

  敌人在二十五师猛烈炮火的阻击下,寸步难行,无法登岸①。

  晚上,周士第,李硕勋又令第二十五师一部官兵强渡梅潭河,占领有利制高点,夹攻敌人。

  十月二日上午,李硕勋再临前线,在韩江东岸的江畔上,指挥我军打退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下午五时,只见大批敌军从梅县方向进入三河坝。入夜,十几只船载满敌兵,企图登岸。在朱德指挥下,师长和李硕勋等领导人部署七十五团对敌“半渡而击”。等敌船驶到江心,密集的枪火猛烈扫射,有的木船被打沉了,有的木船无人掌舵,向下游漂去。敌人伤亡惨重。可是,他们不甘心就此罢休,下半夜又从梅江驶来五十多只船,从正面强渡,除一部分船被击沉外,约有半数敌人爬上东岸,占领了滩头竹林阵地。周士第、李硕勋见状,立即部署七十五团乘敌人立足未稳,用六个连的兵力,以猛虎下山之势,扑向敌群。侥幸登陆的三百多敌人,背水顽抗,不是被打死,就是被打伤,或被活捉,无一漏网。

  第二天拂晓,大雾弥漫,数十步外什么都看不见。狡猾的敌人对笔枝尾山、龙虎坑一带阵地进行了半月形的包围,从西北面渡过梅江、汀江,企图造成我军腹背受敌的处境。同时,组织更强大的兵力强渡过江,再度占领滩头竹林阵地。七十五团官兵顽强战斗,打退了敌人波浪似的冲锋,坚守了阵地。下午三时许,敌军在机关枪、迫击炮的掩护下再度进攻。战斗呈拉锯状态。到了黄昏,周士第、李硕勋下令侧翼第七十四团前来增援,击退了敌人,夺回笔枝尾山一带的阵地①。

  与此同时,七十三团在距离笔枝尾山五百米处左侧的一座高山——石子粉碎了钱大钧部猛烈的进攻。 七十四团扼守东文部一带,打退了敌人的多次冲锋。战斗中,李硕勋到七十三、七十四团阵地,鼓舞士气,表彰战功。

  由于敌人不断增援,我军占领的一些阵地陆续陷入敌手。东文部、笔枝尾山被敌人占领。二十五师处于占绝对优势的敌人的三面包围之中。经过三天三夜的激战,虽然消灭了敌人三千多人,并缴获大量枪枝,但二十五师也伤亡九百人。为了保存革命力量,朱德、周士第、李硕勋经过研究,决定全师退出战斗,迅速转移,拟经百侯、饶平到潮州、汕头,与南昌起义军主力会师。

  二十五师采取次第掩护、逐步撤兵的办法,使部队摆脱了敌人,沿着通向湖寮的路线,朝西南方向前进。这时,为了加强对这支队伍的领导,决定由朱德、周士第、李硕勋三人组成前敌委员会,以朱德为领导人。十月五日,部队到达饶平县茂芝,恰巧在这里与从潮州退出来的第二十军第三师和教导团会合。

  为了解决革命前途问题和部队向何处去的问题,十月六日,李硕勋参加了由朱德主持召开的茂芝军事会议,决定“穿山西进,直奔湘南”,到湘粤赣边敌人统治薄弱的地方,寻找立足地; 同时,决定把这两支部队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

  第二天,李硕勋跟随朱德率领的第一师从饶平的茂芝出发,经福建的永定、武平等地,向江西方向转移。经过半个月艰苦的跋涉,十月下旬,李硕勋和部队官兵到达江西南部会昌县筠门岭的天心村。

  鉴于李硕勋曾在上海学习、工作多年,熟悉上海情况,部队党组织和朱德等决定,派李硕勋回上海,向党中央汇报第一师的战斗情况和请示今后行动方针。李硕勋于十月底告别了这支队伍,奔赴上海寻找党中央。

  (三)

  李硕勋日夜兼程、餐风露宿,由江西南部农村到于都,经九江最后到达上海①。他和瞿秋白取得联系,向党中央汇报了南昌起义军在赣粤边艰苦作战的情况。

  党中央没有分配李硕勋回南昌起义部队,而是把他留在上海,担任中共江苏省委秘书处秘书。李硕勋的妻子赵君陶这时配合丈夫,一道从事地下工作。他俩过去都是上海大学学生,一九二六年八月在上海结婚。婚后,由于革命工作的需要,两人长期不在一起。这时,他们同住民德里十五号,开展白区秘密战斗。

  白区工作十分危险,必须具备高度的警惕。一九二八年二月,上海总工会地下机关被反动派破坏。一天,李硕勋来这里开会,走到附近,见机关已被包围,便赶忙到其他机关通知党内同志转移; 然后,他又急往省委秘书处,收藏秘密文件。正在这时,探捕临门。李硕勋到三楼阳台,见后门巡捕包探密集,便由晒台翻过邻家,机警地逃脱虎口。脱险后,他立即找其他同志,在主要路口守候,通知来往秘书处的同志不再前往。就这样,秘书处的工作人员无一逮捕。他的机警、多智,处变不惊,深深受到周围同志的称赞①。

  这年四月,根据党的指示,李硕勋被派到武汉工作。当时,武汉白色恐怖十分严重,李硕勋一到武汉即为反动派所注意。他住在旅店,被军警多次盘问追查。军警说李硕勋所述与身分及当地情况不符,逼他离境。因为处境险恶,李硕勋不得不折回上海,担任中共江苏省委秘书长②。

  一九二八年五月,李硕勋来到浙江杭州,接替梅龚彬的职务,担任中共浙江省委常委。当时,主持浙江省委工作的是卓兰芳。当卓兰芳不在省委时,省委的日常工作就由李硕勋等主持。

  这时,浙江各地党组织有了恢复和发展。全省已有二十多个县建立党组织,其中成立县委的有十几个县,还有十几个县也有党员开展革命活动,浙西还成立了特委。形势的发展要求省委有更充实的领导班子。这年夏秋间,李硕勋曾一度任中共浙江省委军委书记,领导全省军事工作③。

  此时,他曾部署各地大力开展革命斗争。在浙南的永嘉、瑞安、平阳等县爆发了联合的武装起义,给敌人以打击。

  一九二八年七月以后,李硕勋和省委军委的同志们一道,发动农民、农军、革命士兵,开展军事斗争。他特别注重做国民党军队的工作,不断派出党员、革命干部加入军队当兵,打入敌军内部; 同时还派出党员或同情共产党的积极分子在兵营附近扮作小商贩,与士兵的密切来往。在军队内则秘密组织士兵联合会,发动士兵开展革命活动,扩大共产党的影响和扩大革命力量,瓦解和削弱反动军队的战斗力。

  为贯彻党的六大决议和精神,中共浙江省委拟于一九二八年十二月召开一次全省党的代表大会,改选省委。为此,在省委第五十次会议上,通过了包括李硕勋在内的新省委成员名单,并于十一月二十日呈报中共中央审批。这时,由于革命工作的需要,省委扩大后内部组织和分工确定下来了,十一月二十七日,李硕勋任中共浙江省委代理书记①。

  十二月八日,中共中央复信给浙江省委,明确表示不同意即时召开党代会,但同意李硕勋等五人为省委正式常委。

  李硕勋等省委同志接到中央复信后,立即研究如何贯彻执行。这时,党中央派澎湃来浙江视察。澎湃要省委从速召开省委扩大会议,根据党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决议案精神,决定浙江的工作路线。为此,李硕勋等省委同志遂于一九二九年一月十六日在杭州召开了扩大会议。由李硕勋主持召开的这次会议,通过了政治、组织、职工运动、农民运动决议案。会议还对省委进行了改组,由工人出身的省委常委徐英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李硕勋改任组织部长,积极协助徐英做好各项工作①。

  省委扩大会议结束后不几天,国民党浙江省政府在检查邮件时发现中共浙江省委通讯处的线索。敌人纷纷出动,青年团浙江省委受到严重破坏,党的省委机关也受威胁。李硕勋等省委同志因及时转移,才免遭被捕。但白色恐怖笼罩杭州,杭州党组织,除士兵党支部外,大部分解体,工作暂时无法进行。鉴于这种形势,徐英、李硕勋等决定: 部分同志到各地巡视,报告省委扩大会议的决议案要点,帮助各地党组织进行工作。李硕勋和其他四位省委委员则留在杭州,重建省委机关,并布置各地开展革命工作。

  一九二九年春,浙江白色恐怖更加严重,敌人到处搜捕革命同志。有一天,军警突然到李硕勋等同志住宿的地方查户口,有些同志以为敌人发现了蛛丝马迹,是来搜捕人的,因而非常恐慌,准备撤走。但是这时,敌人已到了门口,转移已经来不及了。李硕勋严格制止了轻举妄动。军警前来盘问,李硕勋对答如流。敌人见查不出什么,只是例行公事地查查户口就走了。李硕勋和同志们避免了一次损失。

  根据革命的需要,这年春,李硕勋被党组织分配到上海,担任中共沪西区区委书记②。

  沪西区有许多工厂,共产党员中以工人居多。全区共产党员八十九人,其中工人八十二人,知识分子仅有七人。该区共有十八个支部,平均每个支部只有五人左右。支部很小、很分散。李硕勋经常要深入到各街道、工厂开展工作。

  当时,上海白色恐怖也相当严重。国民党反动派自一九二七年四月十二日反革命政变后,不断逮捕共产党人。李硕勋曾在上海公开开展学生运动,参加各种大、中、小型会议,很多人认识他。大革命失败后,有些人叛变了,为虎作伥,出卖同志,环境异常险恶。但李硕勋早把生死置之度外,秘密来往于各个地下据点、支部之间。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他出外活动都进行适当的乔装,以免被叛徒认出。

  一九二九年五月,蒋桂战争暂告结束。但是军阀与军阀间,帝国主义与帝国主义间的矛盾并未消除,通过战争,矛盾日益加深,并且酝酿着更大的混战。国民党反动派为了霸占更多地盘,加紧从经济上、政治上剥削、压迫工人。经济上,发行七千万编遣公债、加征各种苛捐杂税; 政治上,一面强化白色恐怖,逮捕工人,屠杀工人领袖,通缉、拘禁进步人士; 一方面拉拢工贼,控制上海总工会,破坏工人运动。

  面对这样的形势,李硕勋大力发动工人参加革命工会—— 上海工联会,同反动派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这一年的“五一” 劳动节和“五九”示威运动周,李硕勋发动了沪西工人参加上海工人举行的示威运动; 当“五卅”惨案四周年到来之际,李硕勋又组织更多的沪西工人与全市工人一道举行总示威,反对法西斯统治和政治上、经济上的高压政策。他引导工人不断地从经济斗争进入政治斗争。这时期的上海工人示威运动,打破了敌人环攻高压造成的沉寂局面。

  八月,李硕勋又作为中共法南区委负责人①,领导上海法南区的工人运动。有一段短时间他还任中共上海沪中区委书记,在上海的中心地区开展工作。

  由于历年的辛劳过度,加上在上海开展工人运动,没日没夜,饥饱无时,李硕勋患有严重的胃病,身体日见消瘦。但他把病痛完全置诸脑后,仍然以高昂的精神同反动派斗争。

  一九二九年秋,李硕勋任中共江苏省委军委负责人,稍后担任中共江苏省委军委书记①。与中共江苏省委书记李维汉等一起工作。那时,中共江苏省委机关设在上海,领导江苏、上海的革命战斗。

  这时,中共江苏省委、中共江苏省委军委和李硕勋先后派何昆、徐德等大批军事干部到江苏的通海、如泰地区开展武装斗争,并决定将战斗在这个地区的南通、海门、如皋、泰兴等地的农民武装组建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

  在李硕勋等的指导下,如泰地区的红军于十二月二十四日发起进攻,占领长江江畔的周庄头,挺进至西来庵、长安市等军事要地。到一九二九年底,如泰红军已建立了一块幅员辽阔的游击区。翌年一月,如皋薄家湾共产党组织召集四五十人,也举行了武装起义。在南通、海门、如皋、泰兴等地区,红十四军在江苏省委和李硕勋的领导下,大力开展武装斗争。与此同时,江苏的宜兴、江阴、无锡等地的武装斗争也迅猛发展,小型斗争始终不断。

  在领导组织军事斗争的同时,李硕勋对于工人运动、学生运动和妇女运动也给予关注和指导。一九二九年十一月十八日,他在上海市龙华路外日晖桥的泉漳中学出席了中共江苏省第二次代表大会,与到会代表一起总结了江苏工作的经验,通过了一系列决议案。

  为适应武装斗争的需要,一九三○年三月,中共江苏省委李维汉、李硕勋等研究决定,正式建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军部,以何昆为军长,下辖两个支队。红十四军随后在江苏大地上不断打击国民党反动派。与此同时,李硕勋和江苏省委军委的同志准备建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

  一九三○年春,李硕勋担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中共江苏省委军委书记①,在中共中央军委书记周恩来等的领导下从事军事工作。

  这时,根据党中央指示: 中共江苏省委建立江苏省行动委员会,李硕勋是该会主席团成员。这年五月四日,他出席了江苏省行动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主席团会议,布置今后的斗争。

  五月,在李硕勋等省委、军委同志部署下,红十四军第一支队 (第二师) 由三马路、西三甲、余东五灶、小五总到达大然镇。进军途中,他们与武装农民汇合,共一万四五千人,兵分两路,攻下通海边区的军事据点——白龙党的巢穴汤家沟,击毙敌人六七十名。

  七月六日,以徐海云、赵雪门为负责人的宿迁县军委在中共江苏省委军委号召下,以肖县武装起义队伍为主力,兵分两路,攻占了陇海铁路的军事重镇黄口,消灭敌七十二师一个连和商团、民团十人,俘虏一百多人,缴获一百八十多支长短枪,同时,王寨、永堌等地革命武装也举行起义。这支革命武装随即按省委军委的部署,整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第一师。七日,宿县西北部的白善、东部的水池铺、东三铺等地革命武装举行起义,编为红十五军第三师; 在铜山县的黄集、大湖贺村地区武装则被编为第二师。不久,由于红十五军军长陈资平被捕,革命武装被打散,红十五军这支队伍的番号也就随之不存。

  这时候,正是党内“左”倾盲动主义盛行的年月。六月,李立三主持党中央的工作,制订了冒险主义的计划,热衷于搞城市暴动,希望一省首先取得胜利,最后夺取全国胜利。一九三○年七月十四日,江苏省委改组为总行动委员会,李硕勋是该会成员。为纪念南昌起义三周年,中共江苏省委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工人、农民、士兵及一切劳苦群众赶快行动起来,继承南昌起义的精神,准备工农兵武装大暴动,推翻帝国主义和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苏维埃政权。为此,中共涟水县委发动八一起义,因敌强我弱,遭到反动武装“围剿”,暴动总指挥吴长来、县委张玉林等三十多人被捕。与此同时,一些同志在“飞行集会”、散发传单中也遭逮捕。

  八月中旬,国民党南京卫戍司令部又拟将三十五名被捕的共产党员杀害。卫戍司令部宪兵连的共产党地下支部为营救这些同志,要求提前举行武装起义。为了避免地下党组织遭到破坏,避免更多的同志的牺牲,李维汉、李硕勋等省委同志研究后,不同意在条件尚未成熟时举行武装起义。李硕勋没有盲目地执行党内的错误路线,而是善于独立思考,有效地跟反动派进行斗争。他不赞成搞“飞行集会”、城市暴动等一系列“左” 倾行动,主张积蓄革命力量,到条件成熟时才打击敌人。

  八月下旬,李硕勋还领导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七军,以省委委员蒋雄为军长,在石牌、南河一带战斗。

  一九三○年九月,中共六届三中全会在上海召开,全会主要批判了李立三的“左”倾错误。这时,根据党中央指示,江苏省行动委员会改组为中共江南省委,领导江苏、上海、浙江、安徽等省市党组织,李硕勋开始是中共江南省委的军委副书记,旋即任中共江南省委军委书记。这期间,他经常与中共江南省委书记李维汉,常委陈云、夏采曦、刘瑞龙等,一道讨论如何在江苏、上海、浙江、安徽等省市开展反帝反军阀斗争的问题。尽管环境比过去更险恶,斗争比以往更艰巨,他依然不顾个人安危,以饱满的政治热情投入火热的斗争,生龙活虎地在上海沪西、沪中、法南等区出入,了解情况,联络同志,分析问题,指导工作。

  为进一步领导江苏、浙江、安徽各地县开展革命斗争,中共江南省委于十月二十九日在上海召开了常委会议。会议决定由陈云、李硕勋、蒋云、黄理文、刘瑞龙等省委委员组成中共江南省委外县工作委员会,领导和发动三省农民起来进行游击战争。十一月二十日,李硕勋又出席了江南省委扩大会议。这次会议讨论通过了《江南三省农民运动决议》。会后,李硕勋即往江苏各地传达贯彻中共江南省委扩大会议决议,大力发动江南地区农民起来投入斗争。

  虽然六届三中全会批判了李立三“左”倾盲动主义的错误,但是,盲动主义的影响一时还未能肃清,继续给革命工作造成严重影响。一九三一年一月八日,中共丹阳县委领导镇江、丹阳边界的吴家桥群众三百余人举行武装暴动,遭到敌人镇压; 二十五日,县委又决定在东乡五大区大坝头一带再次举行起义,由于坏人告密,队伍被反动警察包围,经过激战,暴动队伍一人牺牲,五人被捕。武装起义失败,当地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

  事后,李硕勋认真总结了丹阳、镇江武装起义的教训。他认为,应该积蓄革命力量,待时机成熟时再举行武装起义; 条件不成熟,则不要轻举妄动,以免暴露革命力量。

  转眼一九三一年的春节就要来临,为了发动工人参加年关斗争、改善经济待遇,李硕勋和中共江苏省委①的同志研究,就年关斗争作出了一系列决议,要求各级党组织加强党对群众运动的领导,进行广泛的宣传鼓动工作,通过赤色工会组织群众进行政治上、经济上的年关斗争。嗣后,李硕勋到上海的沪西、沪中和法南等区传达省委的决议,并组织工人、店员要求提高工资,争取春节期间生活有所改善。

  一九三一年一月,中共江苏省委发生了常委王克全、陈资平、蒋云等人阴谋分裂省委的事件。对此,李硕勋明确地指出,王克全等人另组第二个省委,进行分裂党的非法活动,是完全错误的。他赞成党中央对王克全等人的处理意见。李硕勋还以这个事件为例,启发、教育上海和江苏的共产党员提高组织纪律性,增强党的观念,加强党的团结,以王克全等人为戒,万万不可搞分裂党、分裂工会的错误活动。

  一月三十日,国民党政府公布了 《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代替过去颁布的 《反革命治罪法》。新法令是专门用来对付共产党人的革命活动的。随后,国民党反动派更加疯狂地逮捕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实行法西斯统治。这时,从事革命活动,随时都有被捕和牺牲的可能。可是李硕勋依然镇定如常,领导各地革命同志的斗争。他经常提醒上海、江苏的同志,要加倍小心,注意维护党组织的安全。他还针对上海一些地方搞“飞行集会”的教训,指出,这种在繁华的街道轰轰烈烈的宣传,表面上好象热闹一阵子,实际上却在光天化日之下暴露了我党的力量,以至使党组织、革命团体遭到破坏,使一些同志被捕牺牲。为此,他告诉同志们,不要再干这些“左”倾的事,要扎扎实实地积聚革命力量,不暴露白区的党组织,以便保存同志,在条件成熟时开展更大规模的斗争。

  二月,国民党反动派纠集二十万军队围攻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和其它苏维埃区域。李硕勋认为,必须发动上海等地共产党员、工会会员、进步人士,声援和配合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反 “围剿”斗争。三月十六日,在李硕勋的参与下,中共江苏省委发出《关于蒋介石第二次进攻工农红军,与我们对他的回答——接受中央给红军地方党部的训令的决议》,要求动员全省党、团、赤色工会及一切劳苦群众对国民党反动派的进攻予以有力的回答①。

  嗣后,李硕勋不断深入上海工联会、各区赤色工会以及中共沪东、沪中、沪西、法南、闸北、吴淞、浦东等区委,指导区委积极开展工人运动,使敌人后方不得安宁,不得不派来大批军队驻守; 同时,在军火、军需品工厂,发动工人开展怠工斗争,减少军火生产; 还为中央根据地输送了人员、金钱和物资,有力配合了根据地的反“围剿”斗争。

  为了指导江苏、上海等地军事工作和工人运动的深入发展,李硕勋、孔原等省委同志五月初讨论制定了六、七月工作计划,准备向苏区及红军输送人力、物力、财力,并于六月选出出席苏维埃代表大会的代表; 同时决定各级党委军委以下设立工农武装科和破坏科,以加强对白区工农武装斗争的领导,要求上海闸北、法南、浦东、吴淞等区和南通、无锡、徐州、宿迁、宿县等地成立军委①。

  此后,李硕勋在上海亲自指导建立了中共闸北、法南、浦东、吴淞等区委兵委,秘密建立、扩大了工人纠察队,并发给部分纠察队员武装,伺机打击敌人、消灭叛徒,以保护地下党组织的安全②。

  在上海、李硕勋曾与王明一起共事。他对于王明提倡的 “飞行集会”一类“左”的做法有不同意见,曾展开过争论,表明自己不同意那一套既不符合中国国情也不适合当时革命处于低潮的形势的做法。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李硕勋从来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光明磊落,胸怀坦荡。对于党内的错误路线,他用正确的理论一方面展开斗争,一方面力争在行动上纠正,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四)

  由于南方革命工作的需要,党决定派李硕勋赴转战于广东、江西边区的红七军工作,担任红七军政委③。李硕勋愉快地接受了这一任务,匆匆准备之后,即打算取道香港,转赴红七军。

  一九三一年五月二十日,李硕勋踏上了往香港的客轮。临别时,他的妻子赵君陶与儿子李鹏,和他的老同学阳翰笙前来送行,对他的离别依依不舍①。

  到达香港后,李硕勋立即给党中央写了一封信,请党中央迅速决定他的行程,他急切地希望投入工作。

  当时,中共广东省委机关设在香港。由于敌人的破坏,这一年春夏间许多同志被捕,迫切需要大批干部。为此,中共广东省委写报告给党中央,请求调干部到广东工作,特别要求把李硕勋留在中共广东省委。

  五月底,李硕勋又以“素”的化名给党中央写信,信中说: “函谅达,我去留如何,速复电,即遵行”②。

  这年六月十日,中共广东省委书记蔡和森不幸被捕,被引渡到广州,壮烈牺牲;原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长章汉夫任代理书记,后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省委人事有很大调整。鉴于广东急需干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遂任命李硕勋为中共广东省委军委书记③,就地留在香港工作。李硕勋愉快地服从了调令。

  在中共广东省委、省委军委领导下,广东的武装斗争在艰苦中曲折发展。东江一带,开辟了以大南山、八乡山为中心的九块革命根据地,并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以古大存为军长;粤北的南雄油山一带,也有工农红军的活动,并且开辟了粤北革命根据地。尤其是在中国的第二大岛——海南岛,中国工农红军独立师人数发展到了二千余人,且在澄迈、定安、琼东、乐会、万宁、陵水等县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李硕勋担任了中共广东省委军委书记,对于东江、粤北、海南岛革命根据地军事斗争情况十分关注,经常跟广东省委的同志一道研究进一步开展武装斗争、壮大红军队伍、进行土地革命、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等问题。他指出,东江根据地要力争跟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联成一片。对于海南岛的武装斗争,他则希望能亲临指导,使之不断发展壮大。

  这年七月一日,为了从事地下工作的方便和安全的需要,党中央又派在中共中央妇委工作的赵君陶来到香港。当赵君陶携李鹏到达香港时,李硕勋喜出望外,兴奋地对赵君陶说: “幸亏你早来一周,如果迟来一周,我已到琼崖去了。”①原来,李硕勋已经按照党的指示计划到海南岛策划游击战争,碰巧这时赵君陶抵达。

  一星期后,李硕勋乘上了从香港到海口的船,赵君陶携李鹏前来送别。赵君陶感到,李硕勋此去天涯,凶吉难卜。她强忍着心中的不安,与李硕勋互道珍重,依依惜别。她没有告知李硕勋,说她这时已有孕在身,只是千叮咛万嘱咐,要李硕勋一到海南后马上给她写信,完成任务后即刻返回香港。

  两天后,李硕勋乘船来到海南岛的首府海口市,住在得胜沙路中民旅店,按照秘密地址,与琼崖地区党组织和军事负责人联系,准备召开军事会议。可是,由于叛徒的出卖,李硕勋不幸被捕。

  敌人千方百计地想从他嘴里掏出党的机密。严刑拷打使他皮开肉绽腿被打断,但李硕勋铁骨铮铮、忠贞不屈,拒不说出任何情况。他知道叛徒已经出卖了他的身分,只愤愤地说: “我李陶是共产党员!”此外再也不肯吐露半句。敌人无奈,只得把他解押到琼山县政府监狱,并电呈广东省国民革命军第一集团军总司令陈济棠核办。

  李硕勋在铁窗里对党始终忠贞不二、宁死不屈。他早知国民党反动派一定会杀害他,便在狱中写下了两封遗书。一封给妻子赵君陶,信中说:

  陶:

  余在琼已直认不讳,日内恐即将判决; 余亦即将与你们长别。在前方,在后方,日死若干人,余亦其中之一耳。死后勿为我过悲。惟望善育吾儿,你宜设法送之返家中,你亦努力谋自立为要。死后尸总会收的,绝不许来,千嘱万嘱 。

  勋

  九、十四①

  另一封是给柯麟医生 (地下党员) 的妻子陈志英的:

  英姊:

  我本不认识你,但我曾知你同我的妻子是朋友,故特寄一函存你处托转她。我死不必念,务望代安慰她! ! ! 并望托人照料她回家去! ! !

  要她向肥兄①处要数百元作路费回家(川) ,根本把儿子安顿好为要。

  勋托

  九、十四②

  写好了这两封信,李硕勋即通过可靠的人送出监外。几经辗转,才到达陈志英手中。

  第二天,海南的反动派接到电令: 就地枪杀李硕勋。

  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六日,李硕勋被反动派押出监狱。由于他的腿已被打断,敌人用竹筐抬他到刑场,他高呼: “打倒蒋介石!”,“打倒国民党反动派! ”,“中国共产党万岁! ” 等口号,他从容自若,昂首挺胸走到就义地点——海口市东较场刑场。一声枪响,李硕勋倒在了血泊之中。这年他才二十八岁③。

  两星期以后,李硕勋的遗书才从邮局寄到柯麟、陈志英手中。柯麟、陈志英迅即向章汉夫汇报了情况,要章汉夫派出同志到海口营救硕勋。随后,又把遗书转给赵君陶。赵君陶得到李硕勋的遗书,马上写信给党中央。党中央指示,要尽力营救,但李硕勋已经遇害。

  注释

  ①全国解放后庆符县与高县合并,称高县。

  ①李开炯: 《庆符李氏族谱·季弟硕熏传略》,存中共四川高县县委党史办公室。

  ②李一氓: 《革命先烈李硕勋》 ,载 《新观察》1951年第12期。

  ①熊瑞文: 《李硕勋与宜宾、成都、上海学生运动》 (1984年8月 11日) ,存中共四川高县县委党史办公室。

  ①阳翰笙: 《甲子一周怀硕勋》 ,载 《人物》 1983年第3期。

  ①参阅雷晓晖: 《对往事的回忆》,载 《南充地区党史资料》 1983年第4期。

  ①《李硕勋同志传略》,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存中央档案馆。

  ②《李开灼 (硕勋)略传》 ,中央组织部印 (1965年) ,存中央档案馆。

  ①阳翰笙: 《回忆上海大学》 ,载 《新文学史料》 1984年第2期。

  ①张崇文口述、何锦洲整理:《李硕勋同志和全国第七次学生代表大会》 (1984年8月25日) ,存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委员会。

  ②《英帝工部局警务日报》 (1925年7月14日) 。

  ①《中国学生》第6期,1925年9月5日。

  ①原信存中共四川高县县委党史办公室。

  ②《中国学生》 第9期 (1925年10月10日)。

  ③《中国学生》 第11期 (1925年11月30日) 。

  ④《李硕勋致李仲耘》 (1925年11月15日),原件存中共四川高县县委党史办公室。

  ①②《李硕勋致李仲耘》 (1925年11月15日)。

  ①②③《中国学生》第15期,1926年1月12日。

  ④ 《中国学生》 第16期,1926年1月23日。

  ⑤参见上海市档案馆: 《一九二一年至一九三七年上海地区党组织发展概况》 。

  ① 《中国学生》 第18期,1926年3月6日。

  ②《中国学生》 第19期,1926年3月12日。

  ③见《上海党史资料通讯》 (1982年9月28日)。

  ①1926年7月20日、23日、30日广州《工人之路》报。

  ②上海市档案馆: 《一九二一年至一九三七年上海地区党组织发展概况》 。

  ①②周士第的回忆(1976年3月28日)。

  ①周士第的回忆(1976年3月28日)

  ①李何林口述、何锦洲整理: 《李硕勋同志与二十五师》 (1984年 8月14日) ,存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委员会。

  ①周士第: 《南昌起义中的二十五师》 。载《党史教研资料》第20期, 1980年8月9日。

  ①参阅 《周士第回忆录》 ,人民出版社1979年4月版第145页。

  ①参阅周士第: 《南昌起义中的二十五师》。

  ①《先烈李硕勋同志年谱》,原件存中央档案馆。

  ①《李硕勋同志传略》 (1961年8月3日),存中央档案馆。

  ②参阅《革命先烈李硕勋》及《先烈李硕勋同志年谱》,存中央档案馆。

  ③王健英: 《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汇编》,红旗出版社1983年5 月版第110页。

  ①见沈自强: 《中共浙江省委的建立、改组及主要领导人的变更情况概略》 ,载 《浙江党史资料通讯》 (1981年12月22日) 。

  ①《李开灼(硕勋)略传》 中央组织部印,原件存中央档案馆。

  ②李一氓: 《革命先烈李硕勋》 ,载 《新观察》1951年6月25日。

  ①《省党委会》 (1929年8月3日) ,存上海档案馆。

  ①李一氓: 《革命先烈李硕勋》 。

  ①参阅王健英: 《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汇编》 ;刘瑞龙: 《李硕勋同志和中共江苏省委》 ; 李维汉1984年2月1日的回忆; 并参阅赵君陶: 《忆硕勋》 ; 李荣、杨柳: 《李硕勋烈士简介》,载《宜宾地区党史资料》 第2期,1984年10月。

  ①1931年1月17日,中共江南省委改组为中共江苏省委。

  ①参阅 《一九一九——一九三七年江苏革命斗争史纪略》。

  ①②参阅刘瑞龙口述、何锦洲整理: 《李硕勋同志和中共江苏省委》、《一九一九——一九三七年江苏革命斗争史纪略》。

  ③参阅李一氓: 《革命先烈李硕勋》; 柯麟口述、何锦洲整理《李硕勋同志在广州、香港、上海等地的战斗》 (1984年8月21日)。

  ①《李硕勋日记》,1931年5月20日。

  ②李硕勋给党中央的信,原信无年月日,据分析应是1931年5月底。

  ③聂荣臻: 《回忆李硕勋烈士》 (1984年6月30日); 并参阅李一氓:《革命先烈李硕勋》。

  ①赵君陶口述、何锦洲整理: 《忆硕勋》 (1984年8月26日)。

  ①《李硕勋遗书——致赵君陶》,存中国革命博物馆。

  ①肥兄即章汉夫。

  ②《李硕勋遗书——致陈志英》 ,存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委员会。另据国民党资料记载:李硕勋于一九三一年九月五日被杀害。

  ③参阅李一氓: 《革命先烈李硕勋》。

  参考文献

  1. 李一氓: 《革命先烈李硕勋》,载《新观察》第12期,1951年 6月25日。

  2. 中共中央组织部: 《先烈李硕勋同志年谱》、《李开灼(硕勋) 略传》。

  3. 1924年8月至1926年10月上海《民国日报》 。

  4. 1925年6月至1926年11月 《中国学生》 杂志。

  5. 1926年7月广州 《工人之路》报。

  6.沈自强: 《中共浙江省委的建立、改组及主要领导人的变更情况概略》,载《浙江党史资料通讯》,1981年12月22日。

  7.王健英: 《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汇编》 ,红旗出版社1983年 5月版。

  8.中共江苏省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 《一九一九年——一九三七年江苏革命斗争史纪略》。

  9.管文蔚: 《回忆中共江苏第二次代表大会》,载《党史通讯》第5期,1984年5月25日。

  10.李荣、杨柳: 《李硕勋烈士简介》 ,载《宜宾地区党史资料》 , 第2期,1984年10月。

  11. 《李硕勋日记》 。

  12.广州 《民国日报》 (1931年)

  13.上海《热血日报》 (1925年) 。

  14.访问李鹏、李一氓、赵君陶、李琼、黄火青、李强、刘瑞龙、周士第、刘鼎、阳翰笙、钟复光、柯麟、李何林、张崇文、罗髫渔、 尹伯休、李开济、李逸秋、 李远

  、 胡英华、杨升莲、熊瑞文、张超、陈志英等人记录。

苹果女性网 https://www.lpg3.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苹果女性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15900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