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苹果女性网 > 职场 > 职场要闻 > 新华社给《爸爸去哪儿》打“差评”,他们以前可不是这么说的!

新华社给《爸爸去哪儿》打“差评”,他们以前可不是这么说的!

来源:职场要闻 时间:2018-09-14 点击: 推荐访问:新华社记者说

  发声,这本是媒体作为喉舌的常规操作。对于“限童令”出台的管理逻辑,我们也在之前的文章中有过了分析。

  今天主要要谈的是,我们的主流传媒对《爸爸去哪儿》的报道,是如何从一个“盛赞”的褒义语境,走向“炮轰”的贬义语境的?

  央媒盛赞阶段

  《人民日报》2013年11月1日

  第一季节目播出5期,盛赞《爸爸去哪儿》点燃回归家庭的渴求

新华社给《爸爸去哪儿》打“差评”,他们以前可不是这么说的!

  “为什么观众会对这样一档以亲情为核心的节目如此青睐?说到底,是因为节目中体现的浓浓亲情让人心存暖意,也点燃了人们心中回归家庭的渴求。”

  《光明日报》2013年11月4日 02版

  文章着力赞扬《爸爸去哪儿》节目,反映了社会对教育问题的共同议题:

新华社给《爸爸去哪儿》打“差评”,他们以前可不是这么说的!

  “爸爸去哪儿”提出的正是这样一种困惑:在现代家庭教育中,父母去哪儿了?父母又将指引孩子们去哪儿?……这是现代教育的共识,或许也是诸多亲子节目能获得火爆收视、赢得共鸣的真正原因——父母去哪儿,孩子就会去哪儿;孩子去哪儿,社会就会去哪儿。

  新华社新媒体专电2013年11月7日

  新媒体专电形式,用数据新闻和可视化,抓取《爸爸去哪儿》大数据解读。在褒义语境下总结了《爸爸去哪儿》播出以来取得的成果,称其超越《中国好声音》成为“口碑王”。

新华社给《爸爸去哪儿》打“差评”,他们以前可不是这么说的!

  《中国青年报》2013年12月18日

  相比其他央媒,中青报赞赏《爸爸去哪儿》的角度是“给父亲重新定位”,认为《爸爸去哪儿》抓住了社会对父亲承担另一重家庭责任的期待。

  在这篇文章中这一段论述和今天的表达有所关联,又有所矛盾:

  之前赶通告忙事业而鲜有时间陪伴孩子的郭涛、王岳伦、田亮们,更感到父爱的意义。除开节目必然带有的商业包装因素,我们仍有理由相信,这五个同是“富二代”的孩子,会有着与此前生活截然不同的经历和感受。

  在当时,“星二代”不但没有受到主流媒体批评,反而受到了赞赏。

  转折:一次“炮轰”

  新华社2015年5月30日

新华社给《爸爸去哪儿》打“差评”,他们以前可不是这么说的!

  新华社发文,在论述“童星热”时,点名了《爸爸去哪儿》等明星亲子节目。

  童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追捧,引发“造星热”,而明星亲子节目是主要的渠道。但“造星”过程中一些负面因素影响孩子健康成长,以及不少“形式大过内容”的“童星加工厂”借机“宰割”家长。

  这篇报道被看作是2015年7月“限真令”颁布的一大信号,后来的文件中也提出,真人秀节目应注意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尽量减少未成年人参与。

  差评阶段

  新华社一篇有逻辑漏洞的报道

  今天刷屏的新华社报道《“限童令”能否终结“星二代”一夜成名的神话?》,用两个理由论证了“限童令”的正当性:

  一、“星二代”成名过早是双刃剑。

  二、亲子真人秀反映出资本大战非理性运作

  可是,连硬币都有正反面,“双刃剑”的现象又岂止于出现在“星二代”?同样的道理,资本大战已是综艺市场常态,又岂止发生在“亲子真人秀”之中。

  从细节论证来看,文中举例也有一些争议点。

  例如,在论证“星二代因亲子节目心理被逐步异化”这一观点时,新华社举出这样的案例:

  有的孩子在第一次面对摄像机镜头时有着强烈的抵触情绪,但几期过后便晓得要穿白西装“耍帅”;3岁的小孩拿着狗尾巴草分发给摄影师,说:“谁给我拍得好,我给谁奖励。”

  可问题是,什么是“心理异化”,“穿白西装”和“童言无忌”能不能反证儿童的“心理异化”?这种“心理异化”究竟是儿童的个性表现?还是参加节目后的“心理异化”?

  虽然文章在消息来源上引用了学术界如中国传媒大学凤凰学院、业界如乐正传媒、叶蓉投资、总局发言人以及演艺界人士葛优等多方观点,但逻辑不通的前提下断然拔高,结论恐怕有待商榷。

  …

  通过这种主流媒体由褒到贬的话语逻辑梳理,你会发现——

  “星二代”的负面效应出现,是亲子真人秀引起主管部门“反感”的决定性因素。

苹果女性网 https://www.lpg3.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苹果女性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15900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