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苹果女性网 > 新闻 > 时政社会 >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平复帖》与《张翰帖》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平复帖》与《张翰帖》

来源:时政社会 时间:2018-11-04 点击: 推荐访问:桂花载酒少年游

  这个故事的主角们,算是含着金汤匙出身的官二代,因为他们都家住苏州一带,我们且叫他们“吴江F5”吧。

  F5里挑头 的这位,陆机,没有道明寺那么暴力,但是暴力的见了他路都走不动。陆机后来在洛阳做官,有一次销假,从苏州老家回洛阳,在道上碰见闲得令人发指的社会闲散 人员戴渊。戴渊看他带着不少好东西,于是指挥手下的少年们拦路打劫。自个儿呢,在岸上倚着劫来的沙发挥着扇子指挥孩儿们,倒很有将军的气度。

   别人来打劫,苦主陆机却坐在船屋里淡定围观。围观不够,陆机还趁着被打劫的机会向匪首遥遥套磁——我看您一表人才,却把如此卓越的才华浪费在打劫我这事 儿上,不值当啊。强盗大人呢,估计也是诸事不顺,憋着口气,业余打劫调整一下心情。结果被陆机戳到痛处,居然当即嚎啕大哭,把武器也扔了,硬是赖上了陆机 要跟他回家。于是打劫的这位从此就在陆机的推荐之下做了个将军。

  陆机的小弟弟,陆云,据说脑子不太好。他还年纪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 了。陆云在父亲的葬礼上,他居然对着水中自己披麻戴孝的倒影笑了起来。后来长大点大人们才发现这孩子脑子其实好得很,不仅能够跟人打口水官司,还能为人师 ——他们那儿有个熊孩子,叫周处。周处原来也是个爱打劫的闲杂人等,后来想要改正,却觉得自个儿年纪大了,可能改不过来,于是去请教陆云,让他看看自己还 有没有变好的可能。陆云劝他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你还有大把的时光来建功立业呢。于是周处就水里斩蛟龙,上山打白虎,为民除害去了。

   哦,陆家兄弟还有一项隐藏技能——替好朋友做枪手给老婆写情书,两人加起来写了有半打《为顾彦先赠妇》。这位写情书都要他人代笔的先生叫顾荣,也不知道他 是因为懒还是因为忙。不过他是“吴江F5”最有政治智慧的一个。他十几岁的时候就进入了吴国的中央政府做了办公室主任,而后晋灭东吴,他又在洛阳做晋国的 官。西晋灭亡,也是他把西晋仅存的皇亲国戚带回江东,建立了东晋。在他的传记里,顾荣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琴弹得好,也能带兵。当时有个叫陈敏的人反叛, 顾荣带兵去镇压,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想来当时很多漂亮姑娘都喜欢他,所以陆家兄弟代笔情书的中心思想便是,漂亮的姑娘再多,我的心里也只有你。其中不乏顾左右而言他却又十分动人的情话——“辞家远行游,悠悠三千里。 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浮海难为水”,“知音世所稀,非君谁能赞。”之类。

  顾荣字彦先——彦先羸瘵,恐难平复——这便是《平复帖》这封信的开头。

  不过,先不忙说这张帖子,因为叫彦先的实在有点多,所以你并不知道陆机到底在说谁。

   除去顾荣之外,F5里还有个贺循,也是字彦先。他的太爷爷贺齐是吴国有名的将军,孙权曾经给他太爷爷赶过车。贺循的身体确实是不大好,而且从父辈开始就 不大走运。贺循的父亲贺劭是个正直耿介的人,被末代的吴国皇帝孙皓无辜处死,所以贺循从小就被流放在欠发达的海边,直到吴亡,他才能够还归故里。

   看着《平复帖》,总让人猜测写信人与收信人关系必定很亲密,不过,贺循他爹跟陆机他爹关系其实不太好。陆家在当时是东吴的大家族,国家按照人口收税,为 了逃税,很多大户人家收留逃荒的流民不给上户口,这事情在陆家也有。贺循他爹就曾经为此弹劾过包括陆机他爹在内的世家大族,所以很遭恨。贺邵是当时叫会稽 的绍兴一带人,却被调去吴郡做父母官,而吴郡在当时是贵族聚居的地方,自然没什么好颜色给他看。于是就有人在他家大门上写——“会稽鸡,不能啼”,讽刺他 一个外乡人掉进了老虎窝,然而贺邵隔天就在门板上加了一行字——“不可啼,杀吴儿”,所以你知道这家人骨子里的刚硬执拗。

  好在父辈的龌龊并没有影响陆机与贺循的友谊。吴亡之后,陆机是F5里最早进洛阳做官的,刚站稳脚跟,他就专门给贺循写了封推荐信让他去洛阳做官。在船过苏州的时候,贺循弹了一支曲子,引来了一个奇怪的人。

  这个人说,你的琴弹得真好听。你要去哪里?

  贺循说,洛阳。

  这个人于是道,那我也去洛阳。

  这个连件衣服都没带就被贺循一支曲子勾引去了洛阳的老兄,叫张翰。他爹曾经是外交部长,东吴的四大家族,除去开头说过的陆和顾,“张”就是他的家族了。唐代欧阳询现存的两张名帖,一张叫《卜商帖》,一张便叫《张翰帖》——说得就是这位老兄辞职的故事。

  张翰跟着贺循去了洛阳,为了养活自己,得找份工作。他找到的工作是武装司令司马冏的高级秘书,工资相当于省长,看上去也是个很体面的职位。可是,动机不纯,所以做官也马虎得很。

   张翰的传记和他的传说里,对于他在任上的得失未置一词。他还没赶得上后来小伙伴们挣扎其中的八王之乱与永嘉年间的杀戮呢,就因为想吃家乡菜想得仰天大吼 而跑回了家。他为此写过一首诗—— “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鱼肥。三干里兮家未归,恨难得兮仰天悲”——这就是我们今天说的,“莼鲈之思”。


(欧阳询《张翰帖》)

  更通俗一点的版本是《张翰帖》里记的:

  “張翰字季鷹,吳郡人。有清才,善屬文,而縱任不拘,時人號之爲江東步兵。後謂同郡顧榮曰:天下紛紜,禍難未已。夫有四海之名者,求退良難。吾本山林間人,無望于時。子善以明防前,以智慮後。榮執其愴然,翰因見秋風起,乃思吳中菰菜鱸魚,遂命駕而歸。”

  张翰拉着顾荣的手唠叨了一堆天下大事,最后说,我本来就是山野村夫,现在秋风起来了,我要回家吃莼菜鲈鱼去了。

  他这次回家,可是偷跑,结果是被单位除了名。

  按照宋徽宗赵佶在《张翰帖》后面的题跋,这是欧阳询晚年的作品。瘦削修长,却又有一种劲厉。好像一个经常运动的人,看上去并不魁梧,其实却很有韧劲,能够一拳打倒一个大汉。我一直不知道晚年的欧阳询为什么要写这么一段东西。要知道,并没有任何一本书里有这一段原文。

   这是很奇怪的事情。流传下来的有名的字帖,总有它的“功能”——它们要么是一首诗,一封信,一篇已经存在的经文或是有名的文章。可是这里,年迈的欧阳询 根据自己的记忆复述一遍张翰辞官偷跑回家的故事,不知道写给谁看,为了什么。也许是教育孩子,也许只是因为他太喜欢这个故事——宦海沉浮的人,太明白何谓 “身不由己”,能有一个人曾经这么“说走就走”,简直任性可爱到让人妒忌。

  这个故事的主角们,算是含着金汤匙出身的官二代,因为他们都家住苏州一带,我们且叫他们“吴江F5”吧。

  F5里挑头 的这位,陆机,没有道明寺那么暴力,但是暴力的见了他路都走不动。陆机后来在洛阳做官,有一次销假,从苏州老家回洛阳,在道上碰见闲得令人发指的社会闲散 人员戴渊。戴渊看他带着不少好东西,于是指挥手下的少年们拦路打劫。自个儿呢,在岸上倚着劫来的沙发挥着扇子指挥孩儿们,倒很有将军的气度。

   别人来打劫,苦主陆机却坐在船屋里淡定围观。围观不够,陆机还趁着被打劫的机会向匪首遥遥套磁——我看您一表人才,却把如此卓越的才华浪费在打劫我这事 儿上,不值当啊。强盗大人呢,估计也是诸事不顺,憋着口气,业余打劫调整一下心情。结果被陆机戳到痛处,居然当即嚎啕大哭,把武器也扔了,硬是赖上了陆机 要跟他回家。于是打劫的这位从此就在陆机的推荐之下做了个将军。

  陆机的小弟弟,陆云,据说脑子不太好。他还年纪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 了。陆云在父亲的葬礼上,他居然对着水中自己披麻戴孝的倒影笑了起来。后来长大点大人们才发现这孩子脑子其实好得很,不仅能够跟人打口水官司,还能为人师 ——他们那儿有个熊孩子,叫周处。周处原来也是个爱打劫的闲杂人等,后来想要改正,却觉得自个儿年纪大了,可能改不过来,于是去请教陆云,让他看看自己还 有没有变好的可能。陆云劝他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你还有大把的时光来建功立业呢。于是周处就水里斩蛟龙,上山打白虎,为民除害去了。

   哦,陆家兄弟还有一项隐藏技能——替好朋友做枪手给老婆写情书,两人加起来写了有半打《为顾彦先赠妇》。这位写情书都要他人代笔的先生叫顾荣,也不知道他 是因为懒还是因为忙。不过他是“吴江F5”最有政治智慧的一个。他十几岁的时候就进入了吴国的中央政府做了办公室主任,而后晋灭东吴,他又在洛阳做晋国的 官。西晋灭亡,也是他把西晋仅存的皇亲国戚带回江东,建立了东晋。在他的传记里,顾荣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琴弹得好,也能带兵。当时有个叫陈敏的人反叛, 顾荣带兵去镇压,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想来当时很多漂亮姑娘都喜欢他,所以陆家兄弟代笔情书的中心思想便是,漂亮的姑娘再多,我的心里也只有你。其中不乏顾左右而言他却又十分动人的情话——“辞家远行游,悠悠三千里。 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浮海难为水”,“知音世所稀,非君谁能赞。”之类。

  顾荣字彦先——彦先羸瘵,恐难平复——这便是《平复帖》这封信的开头。

  不过,先不忙说这张帖子,因为叫彦先的实在有点多,所以你并不知道陆机到底在说谁。

   除去顾荣之外,F5里还有个贺循,也是字彦先。他的太爷爷贺齐是吴国有名的将军,孙权曾经给他太爷爷赶过车。贺循的身体确实是不大好,而且从父辈开始就 不大走运。贺循的父亲贺劭是个正直耿介的人,被末代的吴国皇帝孙皓无辜处死,所以贺循从小就被流放在欠发达的海边,直到吴亡,他才能够还归故里。

   看着《平复帖》,总让人猜测写信人与收信人关系必定很亲密,不过,贺循他爹跟陆机他爹关系其实不太好。陆家在当时是东吴的大家族,国家按照人口收税,为 了逃税,很多大户人家收留逃荒的流民不给上户口,这事情在陆家也有。贺循他爹就曾经为此弹劾过包括陆机他爹在内的世家大族,所以很遭恨。贺邵是当时叫会稽 的绍兴一带人,却被调去吴郡做父母官,而吴郡在当时是贵族聚居的地方,自然没什么好颜色给他看。于是就有人在他家大门上写——“会稽鸡,不能啼”,讽刺他 一个外乡人掉进了老虎窝,然而贺邵隔天就在门板上加了一行字——“不可啼,杀吴儿”,所以你知道这家人骨子里的刚硬执拗。

  好在父辈的龌龊并没有影响陆机与贺循的友谊。吴亡之后,陆机是F5里最早进洛阳做官的,刚站稳脚跟,他就专门给贺循写了封推荐信让他去洛阳做官。在船过苏州的时候,贺循弹了一支曲子,引来了一个奇怪的人。

  这个人说,你的琴弹得真好听。你要去哪里?

  贺循说,洛阳。

  这个人于是道,那我也去洛阳。

  这个连件衣服都没带就被贺循一支曲子勾引去了洛阳的老兄,叫张翰。他爹曾经是外交部长,东吴的四大家族,除去开头说过的陆和顾,“张”就是他的家族了。唐代欧阳询现存的两张名帖,一张叫《卜商帖》,一张便叫《张翰帖》——说得就是这位老兄辞职的故事。

  张翰跟着贺循去了洛阳,为了养活自己,得找份工作。他找到的工作是武装司令司马冏的高级秘书,工资相当于省长,看上去也是个很体面的职位。可是,动机不纯,所以做官也马虎得很。

   张翰的传记和他的传说里,对于他在任上的得失未置一词。他还没赶得上后来小伙伴们挣扎其中的八王之乱与永嘉年间的杀戮呢,就因为想吃家乡菜想得仰天大吼 而跑回了家。他为此写过一首诗—— “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鱼肥。三干里兮家未归,恨难得兮仰天悲”——这就是我们今天说的,“莼鲈之思”。


(欧阳询《张翰帖》)

  更通俗一点的版本是《张翰帖》里记的:

  “張翰字季鷹,吳郡人。有清才,善屬文,而縱任不拘,時人號之爲江東步兵。後謂同郡顧榮曰:天下紛紜,禍難未已。夫有四海之名者,求退良難。吾本山林間人,無望于時。子善以明防前,以智慮後。榮執其愴然,翰因見秋風起,乃思吳中菰菜鱸魚,遂命駕而歸。”

  张翰拉着顾荣的手唠叨了一堆天下大事,最后说,我本来就是山野村夫,现在秋风起来了,我要回家吃莼菜鲈鱼去了。

  他这次回家,可是偷跑,结果是被单位除了名。

  按照宋徽宗赵佶在《张翰帖》后面的题跋,这是欧阳询晚年的作品。瘦削修长,却又有一种劲厉。好像一个经常运动的人,看上去并不魁梧,其实却很有韧劲,能够一拳打倒一个大汉。我一直不知道晚年的欧阳询为什么要写这么一段东西。要知道,并没有任何一本书里有这一段原文。

   这是很奇怪的事情。流传下来的有名的字帖,总有它的“功能”——它们要么是一首诗,一封信,一篇已经存在的经文或是有名的文章。可是这里,年迈的欧阳询 根据自己的记忆复述一遍张翰辞官偷跑回家的故事,不知道写给谁看,为了什么。也许是教育孩子,也许只是因为他太喜欢这个故事——宦海沉浮的人,太明白何谓 “身不由己”,能有一个人曾经这么“说走就走”,简直任性可爱到让人妒忌。

  与《张翰帖》一样,《平复帖》 最后也藏在北京故宫。因为是乾隆皇帝送给母亲的寿礼,所以《平复帖》幸运地逃过了“盖戳专业户”乾隆皇帝无处不在的面条体御笔。而后,张伯驹趁着满清遗老 溥儒死了母亲急等着钱风光大葬的时候,从二十万压价到三万,把这帖低价买来,最后捐给了国家。

  《平复帖》其实很八卦,评论了三 个人的风度故事,有点担忧,又有点与好友聊天时才有的轻松促狭。关于陆机写作《平复帖》的时间,有人说是他在洛阳为官的时候,也有人说是晋武帝初年,吴国 刚亡国,陆家兄弟在华亭草堂闭门读书的时候。我们且当他们彼时都还年轻吧,就当此时,那些沉重的身不由己,还不在他们考虑的范围之内。


(陆机《平复帖》)

  彥先羸瘵 ,恐難平復,往屬初病,慮不止此,此已爲慶。承使唯男,幸爲複失前憂耳。吳子楊往初來主,吾不能盡。臨西複來,威儀詳跱。舉動成觀,自軀體之美也。思識□量之邁前,勢所恒有,宜□稱之。夏伯榮寇亂之際,聞問不悉。”(释文据启功《〈平复帖〉说并释文》)

   这大概是一封答信,好友在信中问了三个人的情况,陆机一一作答。他说,彦先的病恐怕不容易好了。刚得病的时候,我们都觉得恐怕还会比现在更重些,能够如 此,已经是值得庆幸的事情。他又有了儿子,之前担忧的事情也就不存在了。吴子杨以前见过,我们没什么特别的深交。现在他在西游之前又来一次,看他的举动之 间倒是很有威仪,这大概得益于他的身材仪态的修炼吧。他的想法也很有预见性,实在应该称赞。夏伯荣的事情,因为天下不太平我知道的也并不清楚。

   这是我们能看到的最早的还保存在纸上的书法作品了,所以这封信被尊作“墨皇”。但在我看来,它像天书一样,很不好读懂——它的时间太早,行文的语法习惯 跟我们现在说话差得太多;字迹潦草,不好辨认,点横撇那间,像是用没有用卷笔刀削过的秃铅笔写成,带着隶书那种刻刀划过竹简的拙朴劲力,全然没有我们后来 习惯看见的王羲之那一派作品所能传达给我们的妍美。'

  米芾说这些字“秃笔贼毫,火箸划灰”——用一支短毛秃笔写来,就好像用火钳在燃尽的火堆里扒拉炭灰一样。打眼看过去,实在看不出这几行字有什么好的——文辞并不优美,字也不讲究,像是随便写的,并不是什么郑重其事的姿态。

   有研究家说这是章草,可现在流传下来的汉章帝或者索靖这些写章草的名家碑刻却都没有这么粗糙,它更像是一类敦煌简牍——高效而朴素,不隆重,只为把事情 说清楚。大概还因为,这样的一封私人书信,本不用为谁仪态万方,更不承担向千百年后无关的闲杂人等解释发生了什么的任务。写信的人写得急匆匆的样子,隐去 的情景都在寄信人和收信人的心里,因为写给老友,所以那些共同的经历,相通的感怀,不用彼此费力解释就默许了纸上的语焉不详。

  平淡的日子不长久,陆家兄弟并未在华亭久留。

   这些小时候在吴江称霸一方的青年们,却都在吴国亡国之后,做出了一个勇敢的决定——去晋国的首都洛阳打工——再无人说这是谁家公子,有的只是一个叫陆机 或是顾荣的人而已。他们没有像后来的遗老遗少们一样靠着父祖留下的财富悠闲度日,却热烈投身到官场里去,风姿绰约,才华耀眼。家族的荣耀随着灭亡的帝国远 去,依然让人觉得,对于他们来说,只要有“我”在,便依然能占住这一个“贵”字。

  像是同根生的花朵,蔓延生长,各表一枝。吴地青年们在 进入洛阳之后,四散分开,有不同的命运在等待着他们。作为新近纳入晋国版图的吴国人,陆机收到了中央政府官方高姿态的迎接,二陆兄弟被称赞“龙跃云津” ——是难得一见的风流人物。但洛阳土著贵族对名为“新贵”实为“丧家犬”的他们却并不客气。他曾经在盛大的招待会上被人很没有礼貌地直呼过父祖的姓名,也 被招待过根本没法下咽的乳酪。

  陆机到底没有张翰那么洒脱,他放不下身为陆家人太强的荣誉感,所以汲汲营营。他跟潘岳关系很近,被称为他 的“二十四友”。潘岳虽然容貌出众,却爱拍肉麻的马屁,他喜欢对着高官贾谧车尾的尘埃磕头,自然不是什么风格高标的人物。陆机混在名声并不好的潘岳的朋友 圈里,少不了无聊的应酬。他在此消彼长的政治斗争中努力附和占上风的那一方,为后人诟病,一点都不像一个高蹈的文学家该有的姿态。

  为了 占据一个有利自己的地位,陆机汲汲营营,但却又不愿意向谁真正低头。所以,一点都不奇怪的,最后他终于因为军事失败而被一直看不惯他的政敌落井下石,不得 善终。而陷害他的卢志,正是在宴会上直呼陆机父祖姓名的人。他问陆机:陆逊和陆抗是你的什么人?陆机回答说,就像卢毓,卢珽之于你一样。陆机曾经写过一首 《挽歌》,其中一句,可算是自己命运的谶语——“人往有返岁,我行无归年”。

  哪怕是千百年之后的人,复盘他的命运,也走不出第二种结果。

  在临刑之前,陆机内心最想念的还是当年的吴江少年游。他说,“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陆云和他的哥哥一道死于这一场倾轧。多年以后,苏东坡还在羡慕这两兄弟在异乡的同生共死,相依为命。他写过一首《沁园春》里面有一句,“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

  而后命运的车轮缓缓转动,八王之乱,少数民族占领北方。太多的天不遂人愿,宦海沉浮之后,真正全身而退的只有那个偷跑回家吃鲈鱼莼菜羹的张翰。

  二陆死后不久,西晋灭亡,在家乡隐居的张翰最终只等回了两位朋友,顾荣与贺循。他们作为熟悉江东的旧人,帮助西晋仅剩的皇族在江东重新建立起帝国的秩序。

  流传下来张翰不多的故事里,有一件说得是顾荣的死。

   顾荣的死,因为他在东晋的崇高地位哀荣盛极,对张翰却没有意义。他还记得年轻的时候,顾荣爱琴。于是他在他的灵堂为他弹琴,却弹走了调。他就这么唐突的 来了, 又唐突的走了,连葬礼的仪式——向顾家的孩子执手慰问都忘了做。他大概只是忘了,倒像是这个待人接物不分轻重缓急只在乎心情的张翰做得出的事情。

   后来,当张翰的生命一天天接近它的尾声的时候,只剩下了他自己和俗务缠身的贺循。他大概没有什么机会去见他,独自回忆起在洛阳混日子时的那些朋友,他写 下两句话,“群物从大化。孤英将奈何。”他那些才华横溢的朋友们都如同花瓣一样凋零在血与火的尘埃里,只剩下他一个人。他应该还有更多这样的句子,可惜这 个对名声不怎么在意的马虎文人的文集在以后的岁月里散佚了,这两句再次被提起还是千年之后,同样生长在吴门的沈周在提笔给他的一幅画儿作诗的时候想到的。

   在《晋书·文苑》给张翰留下的寥寥几行里,没有他临终的故事,所以很难想象他是怎样的离开了这个世界。我们只知道,那位也许是被朋友们担心,身体最不好 的贺彦先却是这些人里活得最久的那个。贺循在他临终的时候做了一件事情,像是一个不甚从容却诚挚的句号,划在他们的故事上。

  贺循病重的 时候,已经是东晋初年,对于这个历经东吴,西晋和东晋的老人,皇帝依然要给他最高的恩宠——官和爵——以此来彰显新朝对于江东旧人的倚重。可是贺循不肯, 他把印绶都还了回去,可是皇帝紧跟着就又发下来。这样往返几次之后,贺循已经到了弥留之际,说不了话,起不了身,可依然执着在一件事情:他让侍者帮他脱下 绶带和装饰华丽的礼服。

  官爵印绶,是这些才华横溢的青年用一辈子追逐的荣耀骄傲和自我肯定。为此,他们颠沛复颠沛,流离复流离,赔进了生活,赔进了性命。

  我总忍不住揣测,在他临终的时候,如果可以,贺循大概更愿意布衣角巾;像那年的吴江,再一曲琴,一阙歌,岸上有人笑语相问,他从船舱里探出头的时候,正巧有一行白鹤鸿爪轻点,一盏茶,刚刚泡开的清香。

推荐内容

苹果女性网 https://www.lpg3.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苹果女性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15900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