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苹果女性网 > 影视 > 励志名录 > 关于读书的杂言杂语

关于读书的杂言杂语

来源:励志名录 时间:2018-11-06 点击: 推荐访问:小儿语杂言

  整理东西时发现大学两年添加最多的东西便是书了,本来就喜欢买各种书,有了网上购书的途径更是隔一段时间便会买很多书。我读书很杂,基本上各种类型的都能看进去,但是也有例外,心灵鸡汤类和励志类的书我是死活读不下去的。对于报刊杂志也是有自己的偏好,以前喜欢《意林》,现在发现这本杂志越来越偏离原先的轨道了,渐渐的就不买了。作为一个标准90后,我执着地爱着《萌芽》这一85后文学青年的标志性刊物。然后就是《南方周末》,很投缘的一份报纸。其余的还会买言情小说、侦探悬疑小说、还有美容时尚杂志,看出来我的口味实在是杂乱。

  我是一个喜欢看纸质书的封建老顽固,电子书只适合看一些快餐式文字,对于值得思考的还是喜欢边读边记。对于名著我也是更喜欢看书而不是改编的电影,一个原因是很官方的说法原著给人更多的想象空间,还有一个很个人的原因是轻度面盲症看电影分不清谁是谁。

  前段时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发布一个“死活读不下去的名著”排行榜,中国四大名著和《百年孤独》、《追忆似水年华》、《尤利西斯》、《瓦尔登湖》、《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等均榜上有名。这些书基本都有看过,除了《百年孤独》人名过长而且无限重复让我有头疼之感外其他的感觉还好。昆德拉的书初读很难懂,但是细细品味还是很有意思的。与人们普遍推崇的九年义务教育必读的卡夫卡、狄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作家的作品相比,我还是更喜欢去读马尔克斯、昆德拉等,杜拉斯我曾经试过,但是不投缘。

  以前有段时间看安妮宝贝前期作品爱的不得了,那时候还是在中二阶段,现在自然是不看了,其实真实原因很大一部分是不敢看了。安妮现在也转型了,文字越来向另一种风格转变。然后是看笛安,落落,亦舒,到现在开始看昆德拉、马尔克斯,侦探小说看东野圭吾的,悬疑蔡骏,灵异那多,还有夏茗悠擅长心理描写,很真实,又很清新。也买过最世文化出品的小说,最初是喜欢每本小说独特的设计,后来开始喜欢这些文字,《冬至线》、《蜀红》、《西决》、《东霓》、《又冷又明亮》等。然后就是专业著作了,心理学鼻祖弗洛伊德的书肯定是读过,现在迷上荣格了,抱着一大厚本荣格专著看。还有各种纯理论的书籍,我也能看的下去。有段时间太无聊了看人脑科学,竟然把几本书看完了,虽然现在完全不记得讲的是什么,但是看的时候还是感觉很有道理的。

  经常在空间里微博上看到别人转发的书单,以前会跟风转一下,后来才明白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书单,比如让我看莫言、贾平凹、余华等这些人我绝对会三分钟睡着,像周国平、余秋雨这些受大众推崇的作家的文字我实在欣赏不了,但是我奇葩的看懂了人人觉得苦涩乏味的死活读不下去的书。文青最爱的村上春树我没看过,我看岩井俊二,也只是看过而已,表示无感。所以说心中自有书单,适合的才是好的。

  现在很多人在宣扬什么“读书无用论”,其实从现实来看,读书真的没用,读十年书还没有一个能干的爹有用。但是按照“有用”的逻辑推论,你的存在有什么用?读书没用就不读书,那么你存在没什么用你干脆就不要存在了嘛。所以什么都以“有没有用”来评判是很可怕的。其实这是一个文青不值钱的时代,人人媚俗,谁也不敢轻易说自己喜欢某某作家,生怕被加上一条罪名:装X。

  现在微博上很流行各种人生感悟、“名人名言”、励志金句等,还有空间里流传的《XX说过的最XX的XX句话》,都得到大量转发。曾经有段时间我也转发了很多,现在回头看看真想把当时的自己掐死,疯狂的删除了上百条微博,狠狠地鄙视了当时傻缺的自己。但是确实是有很多官博也在做这种读书笔记,一句没有出处的话,随便加一个名人的名字,再配一张无关的图片,就成了没有上下文的名人名言。比较典型的是有这样一则关于凯撒的,是临终前凯撒说:“请把我的双手放在棺材外面,让世人看看,伟大如我凯撒者,死后也是两手空空。”事实是凯撒是突然遇刺身亡,罗马当时实行火葬,而微博配图是屋大维,但是这丝毫不妨碍大家都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常常看到有人把微博上的段子复制到自己的空间里,唬的不明真相的群众感叹:他竟然……了。对于这种挖坟者我只能说:呵呵。与之相比,那些复制后注明(转)的人可谓是业界良心。

  有时候会觉得,读书多了,包容度就会变广,渐渐地不会持绝对化的态度,每样事物存在即是合理,自己不喜欢不代表不允许别人喜欢。对于阅读,卡尔维诺说过,阅读就是抛弃自己的一切意图与偏见,随时准备接受突如其来、且不知来自何方的声音。

  所以呢,我不想毕业,因为舍不得图书馆。所以呢,我想考研,因为我想去更好的图书馆。

推荐内容

苹果女性网 https://www.lpg3.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苹果女性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15900号

Top